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报告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21 21:24: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340字。

  江苏卷
  题目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考题解读
  回归之中的延续  意外之中的新意
  今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命题非常接地气,选取了为所有人熟知的“车”为核心话题,既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到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又紧跟时代的变迁,关注社会,体现时代特征。不过这道作文题甫一面世,没有以往那种石破天惊的冲击感,反而给人一种平易好写,易于上手之感。但这样的感觉并不能实实在在地在写作过程中落实和应验,以至于有很多专家连
  称,今年高考作文“大路货”满天飞,并指这是今年江苏卷作文命题的失误之处。
  同时今年的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又有了创新。往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用的关键词一般是如青春、智慧、个性、时尚、忧与爱等抽象词汇,考生写作往往需要由虚到实,才可把握。而今年命题用的核心词为“车”,是一具象词汇,考生如果能够由实到虚,就能使作文写得有台阶,从而走向深刻。
  作文材料的三句话,以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车引出“车”的话题,从车的种类、形态这些车本身具有的特点,拓展到车作为载体见证对代发展、承载世间真情,进而提升到车具有的形而上的意义:折射观念变迁、蕴含人生哲理。可以说材辩本身就是一段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发人思考的“纳米”文章。
  看到这个作文题,考生第一时间唤起的是与车相关的记忆。例如第一次坐车的经历,第一次骑车的遭遇,或是家里发生的与车有关的故事等。所以跑题现象几乎不会发生,关键是要写出车承载的世间真情从而打动阅卷老师,这是写记叙文和抒情散文的着力点。
  高考作文要写出高中生应有的深度和厚度,要让阅卷老师不仅有“看头”,而且有“嚼头”,就必须淡去文章中的“小我”情调,彰显“大我”情怀。“大我”情怀可在这四方面升华:
  1.人性:价值追求、心胸气度、节操尊严、境界情趣等。例如苏教版杨绛写的《老王》:老王用三轮车改造的两轮车送在“文革”中被打倒的钱钟书上医阮且不肯收钱,体现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2.人情:待人之心、处世之道、悲天悯人、人间道义等。例如苏教版中我国当代知名作家曹文轩写的《前方》,作者由一幅装满各种人驶向前方的破烂的绿皮火车的摄影作品,从而想到人们永远走向前方,“入无法还家”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充满了对人类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3.民族:文化传统、文明素养、社会基石、脊梁魂魄等。例如现代作家张炜写的《木车的激情》,歌颂了坐着木车孜孜不倦传播思想的孔子:“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
  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三千多年前孔子的木车承载的无疑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基石和脊梁魂魄。再如前一阵子报道的城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