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40字。
《读者》杂志精品美文阅读与欣赏能力训练专辑(四)
【议 论 类 之 一】
编者: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邮编:431600 电话:07128273800 E-mail:xsp168@265.com xsp008@tom.com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
得 分
说明:全卷满分为100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请直接将答案填写在试卷中相应的位置。
(一)平和的心是金
①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第一个作出这种预言的,是瑞士钟表匠塔·布克。1560年,他在埃及的金字塔游历时,便作出了这种预言。
②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的由30万奴隶所建造。
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们开始搜集布克的有关资料。最后,他们发现布克是从钟表的制造来预知那个结果的。
④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们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自己的钟表误差低于1/100秒。
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起初,布克把它归结为制造的环境。后来,他们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⑥对金字塔的建设者,他之所以能得出自由人的结论,就是基于他对钟表制作的那种认识。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在塔·布克的文字记录中发现了这么两段话:
⑦“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⑧“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真难想象,一批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
⑨塔·布克是第一批因反对宗教统治流亡瑞士的钟表匠,是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与开创者。据说,瑞士到目前仍然保持着塔·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工作采取强制性、有克扣工人工资行为的国外企业联营。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造不出瑞士表。
⑩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选自《读者》2005年第16期,作者:刘燕敏)
1、通读全文,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回答四处加点的文字所指代的含义。(每空2分,计8分)
(1)第③段中“这个问题”指的是“ ”;“那个结果”指的是“ ”(均用原文语句填空)。
(2)第⑤段中塔·布克所认为的“制作钟表的心情”指的是 ;第⑨段中所说的塔·布克
(二)拒绝句号
1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2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3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话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4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