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高考命题比赛语文试题(27份)
-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高考命题比赛试题+语文27份+Word版含答案
2018031715213678005.doc
2018031910301130148.docx
2018031910534382303.doc
2018031912492551243.doc
2018031914061931361.doc
2018031916305555308.doc
2018031916454351192.docx
2018032012581444381.doc
2018032012585032549.doc
2018032013210738511.doc
2018032013230872697.doc
2018032019554048744.doc
2018032019563440699.doc
2018032019570433855.doc
2018032020272910562.doc
2018032106042684499.docx
2018032109290012240.doc
2018032109313984393.doc
2018032110270549310.doc
2018032110272689521.doc
2018032110432874144.doc
2018032111124237531.doc
2018032112471089587.doc
2018032112481485117.doc
2018032114424635027.doc
2018032115280218288.docx
2018032116464574915.doc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
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语料贴近现实、贴近时代。预估难度系数0.7。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潇潇洒洒地出门了。[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还是 B.逼仄 C.打点 D.潇潇洒洒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是从2017年开始的高考新题型,语料选自名家散文。本题4个选项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很容易出错,关键是考生要仔细判断,熟谙实词、虚词、成语意思。预估难度系数0.65。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 B.乙 C. 丙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B。本题是从2017年开始的高考新题型,语料选自名家散文。标点符号专题考点十年后重启,复习时候还是要全面到位。预估难度系数0.70。
【原创】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成分残缺、句式杂糅、成分赘余等语病。语料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预估难度系数0.66。
【原创】5.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但是,作者却回避了这样的渲染。因为作者觉得,不用细节的铺陈、多方面的渲染,也可以构成相当的感染力。 ▲ 。 ▲ 。 ▲ 。而 ▲ 。散文以情动人,收敛了情感,会不会影响文章感人的力量呢?
①叙述从表面上来看,和描写不同
②叙述首先是外部细节的简略,其次是情感的收敛
③感染力不一定从丰富的描写中产生,叙述也能动人
④描写是在细节上铺陈,不仅是外部细节的铺陈,而且是内在情感的夸张
……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不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à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流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kē)臼。
B.世界色彩斑斓,变幻莫测(cè),谁拥有了一双慧眼,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就能洞察世事真相,占领思想高地,就能得到命运的亲睐(lài)。
C.金秋时节,淡雅玲(líng)珑的桂花开始绽放自己的生命,满树金黄细小馥(fù)郁飘香的花儿,点辍着红叶艳丽的季节,芳香中透着丝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D.天气渐凉,在一次未知的寻访中,我踏入古寺,在这尘世喧嚣中,古寺像极了一湾宁静的海港,身处(chù)其中,似(sì)是掉入追溯前世的梦境。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语料贴近现实。预估难度系数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甲〕粹精原指五谷的精华部分,是隐藏起来的宝贝,从来不会良莠不齐,更不会虚妄地骗取人们的信赖。粹精,黄灿灿的衣裳,让人敬畏,那坚硬的个性仿佛诚实倔强的祖辈。当打破硬邦邦的外壳,发现美在其中的韵味,竟然那样珍贵。粹精不怕风雨,不畏艰难,一生一世都在满足人类的味蕾。
〔乙〕稻谷以糠皮作为甲壳,麦子用麸皮当作外衣:粟、粱、黍、稷都如同隐藏在毛羽之中。精粹不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要通过扬簸和碾磨等工序,去掉虚伪,才能提取货真价实的粹精。〔丙〕农业生产,需选择精粹的粮种;科学膳食,需选择精粹的食品;美食美味,都是选用了精粹的食材。精粹,与人类休戚相关,人们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它的护卫。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莠不齐 B.竟然 C.休戚相关 D.护卫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所选的语句包括成语、词语的运用,并不生僻,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难度系数0.65。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这是新高考的新考点,因此难度要适中,考查要典型,难度系数0.7。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原创)
A.无论是《魔兽世界》还是《王者荣耀》,青少年均十分沉迷,这是因为青少年在游戏过程中不但可以找到成就感和主宰感,还可以释放学业上的压力。
B.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购物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大
……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深圳交警3月7日出台新规定,外卖小哥第三次交通违法被交警查处,将被辞退,并且一年内不得在各平台内的各送餐企业再次聘用。但这规定能否给外卖小哥戴上紧箍(kū)咒呢?
B.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xié)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遐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
C.为了追逐梦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天眼”之父南仁东心无旁鹜,在世界天文史上镌(juàn)刻下新的高度。
D.《烈火如歌》这部改编至明晓溪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电视剧,目前正在各大卫视与网络上热播,人物的命运与剧情的发展牵动了很多观众的心,该剧在微博和豆瓣(bàn)网上评分很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本题所选材料新鲜,错误语音体现浙江吴方言易混错处,还有学生学习生活中易错的字。字形则为现实生活中的形近字或学生易错的音近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甲】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乙】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付与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丙】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更 B.空穴来风 C. 付与 D.历久弥新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所选的语句包括成语、熟语、词语的运用,并不生僻,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
A.甲 B.乙 C.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E。这是2017年高考的新增考点,难度要适中,考查要典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原创】
A.除非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互联网商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彻底禁止智能手机的应用,否则它就不可能真正地回避新媒体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B.有政协委员提出:当红年轻演员的收入,居然超过了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在全国政协文艺会上,不少委员也针对一些年轻演员收入虚高、艺德差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