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9820字。
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乡结合部,看上去即不像城市那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也不像农村那样蓝天碧水,鸡鸣犬吠(fèi),但它就活生生地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许多地方本是红墙灰瓦堆着柴禾垛(duó)的农村。
B. 为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降低社团组织涉(sè)税风险和税务执法险,防范潜(qián)在的违法行为,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从事公益性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有社团组组织,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清理工作。
C.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bú)术原著,也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易经》道出种种人生“失态”,让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等你回顾人生时,方能少一些悔撼和聒 (guō)噪。
D. 李碧华笔下的戏子分量不轻,从京剧名角到都市明星,多重身份的角色,肆意在现实、小说和戏中穿梭(suō)。人物背后是隆隆作响的历史火车和惊天动地的政治号角,但在一出一进,一颦(pín)一笑间,如此,历史成了一片磅礴深沉的背景,读来只觉命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字形字音辨析能力。A项,“结合部”应为“接合部”,“即”应为“既”;B项,“涉(sè)”应读“shè”,“盈利”应为“营利”;C项,“卜(bú)”应读“(bǔ)”,“撼”应为“憾”。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小题。
就像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给了鲍勃•迪伦,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217年诺牡 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有人借此调侃诺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甲)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说:“至今为止,我阅读石黑的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不以为然。”(乙)他甚至说:“近半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别让我走》。”(石黑一雄2005年年作品)
(丙)石黑一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对困扰现代社会的历史、科技、道德责任等问题的线索都是通过故事展现出来,既不矫揉造作,也不生硬粗冷。一个个温暖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艺术笔触下娓娓道来。他挖掘并细致地展示了普通人彬彬有礼的外表下下隐藏着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及震撼人心的情感之流。
2. 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颁布 B. 不以为然 C. 困扰 D. 彬彬有礼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B
【解析】
2. 试题分析:题干为“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A项,颁布,公布,一般用在法令制度等方面。根据语境,此处应用“颁发”;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符合语境;C项,困扰,围困并搅扰,使处于困境而难以摆脱。符合语境;D项,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节的样子。符合语境。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的范围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要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 试题分析:题干为“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做题时可以用反选排除法。B项,乙处小括号的解释应放在书名号之后。故选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冯小刚的《芳华》承认创伤,却不愿有更写实的收场,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仿佛那一代人的芳华,就这么随着清丽的镜头涂写了记忆,抹平了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