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8260字。
第20课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内容】
《西学东渐》是“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西学东渐”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近代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1、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2、采用设置情境、设疑解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学东渐过程中先进人物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学习他们敢于直面现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通过前面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对这段历史已经有所了解,尤其对促成西学东渐的政治、经济因素比较熟悉,而且教材出现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本课也有相当的兴趣,这都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习起来难度也不大。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好预习任务,通过展示大量的图文材料,使学生通过解读材料,了解西学东渐的不同阶段内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设计思路】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文化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强烈交锋。本课的学习力图让学生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由于前面必修Ⅰ、Ⅱ对相关政治、经济的学习,因而学起来难度不大,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强调、总结。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难点:如何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分析其阶段性特点。
2、材料教学法:创设图文材料,感悟思想历程。
3、问题教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 《鸦片带来的影响》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