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00字。
如何消除农村初中生口头表达的心理障碍
仙游南丰实验学校 陈国庆
内容摘要:
口头表达能力是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而当前农村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容乐观,产生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惧说、怯场、词不达意、怕讥讽、不想说等,应采取的对策是:为学生口头表达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提供宽松的环境,另外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口头表达、心理障碍、素质教育
从三国孔明舌战群儒到今天体育解说员韩乔生舌绽莲花,他们都具备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今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科技等高速发展时代,听别人说话而不能作出反应,就难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势必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作者阿尔温·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会写读的人,而是不会流利地进行口语表达的人①。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口语教学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目前农村初中生口头表达现状如何呢?从平时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那种伶牙利齿、滔滔不绝的主动交流者微乎其微,而大部分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显得信心不足、言不由衷、语无伦次,评价人物只能用“好”、“不好”、“很好”、“很坏”等词,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背后口若悬河、风趣幽默而在大庭广众面前无言以对,手足失措;或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能力而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过大而缺乏必要的过渡。至于语言交流中生硬、简单、头绪不清则是普遍的现象,有的学生甚是不能完整表达,准确的复述一个故事或一个事件。当然,将这种现状仅仅归结于语文教学的忽略,也是不公平的。这是因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有自身基础问题,也有青少年的特定生理、心理因素,刘伯奎先生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②。” 而心理因素往往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而事实上又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也可称为心理疾病,它通常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调。
那么农村初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到底有哪些心理障碍呢?下面是我从本校初中三个年段各选出五十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