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全一册试题(打包43套)
- 资源简介: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全一册( 试题教师用书)(打包43套)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3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1李白诗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2杜甫诗三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1李白诗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2杜甫诗三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4白居易长恨歌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3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5韩愈听颖师弹琴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3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3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7李商隐诗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4白居易长恨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5韩愈听颖师弹琴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6李贺诗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7李商隐诗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10苏轼词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1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8柳永词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4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9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时分层作业10苏轼词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时分层作业1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时分层作业8柳永词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时分层作业9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5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2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3辛弃疾词三首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9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课时分层作业12李清照词二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课时分层作业13辛弃疾词三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课时分层作业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课时分层作业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8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9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201809162101.doc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61612018】
A.戏谑(nuè) 场圃(pǔ) 鸡黍(shǔ) 鄜州(fū)
B.云鬟(huán) 砧上(zhān) 碣石(jié) 凤阙(què)
C.潦倒(liáo) 骁悍(xiāo) 挂罥(juàn) 布衾(qīn)
D.潺湲(chán) 石栈(jiàn) 猿猱(náo) 崔嵬(wéi)
C [A项,“谑”读xuè;B项,“砧”读“zhēn”;D项,“栈”读zhà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D.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尤忆李将军。
C [A项,尊—樽;B项,苍—沧;D项,尤—犹。]
3.下列诗句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61612019】
A.萧关逢候骑 候骑:侦察骑兵
B.荆门九派通 九派:九条支流
C.玉筯应啼别离后 玉筯:玉制的筷子
D.可怜楼上月徘徊 可怜:可爱
C [C项,玉筯:思妇的眼泪。]
4.下列对诗词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将进酒》一诗借酒发挥,尽吐郁积在心中的不平之气,流露出施展抱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思想的矛盾。
B.李白很自负,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反映了他自信、乐观、豁达的一面。
C.《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D.《旅夜书怀》运用了比喻、反衬、拟人等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情。
D [D项,无拟人手法。]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导学号:61612020】
(1)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诗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二、阅读鉴赏(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9分)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
1 李白诗二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将进酒( ) 金樽( ) 岑夫子( )
馔玉( ) 恣欢谑( ) 沽取( )
瀛洲( ) 天姥( ) 天台( )
剡溪( ) 渌水( ) 宿处( )
殷岩泉( ) 霹雳( ) 石扉( )
訇然( ) 魂悸( ) 恍然( )
千金裘( ) 谢公屐( ) 澹澹( )
【答案】 qiānɡ zūn cén zhuàn xuè ɡū Yínɡ mǔ tāi Shàn lù sù yǐn lì fēi hōnɡ jì huǎnɡ qiú jī dàn
第2步词语释义——字字落实根基牢
(1)会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径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摧眉折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应该。 (2)默默无闻。一说“被世人冷落”。 (3)只管。 (4)拿出。 (5)低头弯腰。
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3)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_____________,惟有饮者留其名。
(4)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
(5)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
(6)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
(8)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答案】 (1)奔流到海不复回 (2)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3)钟鼓馔玉不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 (4)斗酒十千恣欢谑 径须沽取对君酌 (5)势拔五岳掩赤城 (6)迷花倚石忽已暝 (7)青冥浩荡不见底 (8)古来万事东流水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作者名片]
姓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简历 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少年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二十五岁时,离开四川,开始了在各地的长期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人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到权贵谗害,仅一年多就离开了长安。虽然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但在这期间,他对当时政治的腐败有了较深的认识。天宝三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在“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安徽当涂。
作品 今存诗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其作品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好用夸张手法。语言流转自然,豪放飘逸,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评价 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对其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韩愈赞其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文体常识]
近体诗和古体诗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古体诗,亦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按时间来判断,在唐以前的诗都被称为古体诗,唐之后的诗就是近体诗了。
……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61612111】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追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诗歌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肩负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伊始,诗人们执着于民族精神的发掘。基于现代经验之上的民族精神,映射出个体担当历史的主体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日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照,把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取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诗性没有国界,这是诗歌独具的素质,也是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使命的缘由。
近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这是最值得思索的。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
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B.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吸收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诗歌经验,保持诗歌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
C.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凸显深刻的批判精神和人性之美的诗歌,这是诗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充分条件。
D.汉语诗歌创作目前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
D [A项,以偏概全,“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原文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提到了一个;B项,“传播和发扬诗歌经验”不当,原文第四段说“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C项,原文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诗歌精神,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诗歌精神的内涵和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方向性及可行性。
B.在论述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时,文章揭示了当代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的现状,指出了当今构建诗人主体精神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