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15届高中生作文竞赛题试写作文品评
- 资源简介:
约8830字。
【高三作文备考研究】
深圳鲁力:这类作文有点儿难写!
——全国第15 届高中生作文竞赛题试写作文品评
深圳西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宏观与微观结合,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历史与写作糅合: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这类作文有点儿难写!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
1896年8月28日,73岁的清朝重臣李鸿章出访美国,《纽约时报》更是留下了一份珍藏了120多年专访实录。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同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在清国,只有付得起学费的男孩子才能上学,我们没有你们那么多的学校,而女孩子只能在家接受教育,因为我们的风俗习惯和你们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
美国记者: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修改吗?
李鸿章:我没有这个权利,只能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够帮助我们,呼吁废除或修改,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就因为华人比英国人,美国人都要勤俭,在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的同时,请帮助华人一臂之力。
美国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我们非常欢迎你们投资,但是请理解,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来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利……
请结合中国百年近代历程和当下国情及国际环境,写一篇作文,不低于800字,文体不限。
【命制理由】命制本试题是想告诉同学们历史的脉络:历史、当下、未来。排华法案、贸易冲突、投资壁垒、主权制度等系列问题,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审看,中美贸易战、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受阻、华人旅客海外被排斥等等,背后都有文化的因素。
换一个角度,当年的教育问题、排华问题、投资问题、主权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如此,这些问题的余孽,仍以新的形式,若断若续。
读历史是为了思考今天,这种沉甸甸的感觉,会让你有许多话想说。
【写作提示】
中心观点:国弱必受欺,强国当自强。或:勿忘历史,做好当下,展望未来。
谋篇布局:第一层.概述材料,亮出观点或先亮观点,再引述材料;第二层.分解材料:A贫穷教育必然滞后;B国弱必遭排斥;D欢迎投资,但不许危害我国主权;第三层.联系现实:从教育问题、排华问题、投资问题、主权问题对比历史来谈。最后.展望国家去昂生未来。
最重要的是,论述这些问题,得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觉”——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例文】
1.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高三(1)林方耀
73岁高龄的清朝老臣李鸿章访美期间,回答了一系列记者提问,而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列强瓜分豆剖之际,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满清重臣,李鸿章临危受命,应对各路记者提问,其窘迫,其难堪,让人同情,但面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