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4张。此课件是粤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白居易诗四首》之《杜陵叟》和《问刘十九》,课件中注重分析诗歌现实主义写法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有对比阅读,图文并茂。白居易诗四首(二)
教学内容:<杜陵叟><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
1、学习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的现实写法,及其讽喻诗的社会批判性。
2、理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情与景交融的写法,及诗中所流露的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白居易<杜陵叟>中社会批判性及其现实主义写法。
掌握<问刘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白居易<杜陵叟>双簧戏的批判性。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诗的语言美及其韵律美。
(一)杜陵 叟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处,故称杜陵。
2、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本诗描绘了几幅怎样的画面?
画面一:千里灾情。
开头七句“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