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0字,短小精悍,是一个颇具新意的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想
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多读,少讲,绝不能上成文言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陶渊明一个清白简单的教法。
(我的实际教法是——让学生辨别课文属于文言文还是诗歌,然后从诗歌的“三美”(新月派)着手,这样,上课的条理非常清晰)
一、以选择题导入(幻灯)
1、假如可以选择,你会生活在哪个朝代?
A、秦、隋B、三国魏晋南北朝C、汉、唐D、山顶洞人时代
2假如你可以选择,你会生活在哪个地方?
A、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B、故都北京西安C、繁华的都市上海广州D、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3、假如你可以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身份?
A、我若为王B、九品芝麻官C、我愿为民D、甘心为奴E、和尚道士F、隐士
重点不在于学生的选择正确与否,而在于如何辨证分析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本质。《我若为王》中“为王”之好处,为王之耻辱,为王之悲哀,看来——“为官”肯定亦有其好处、难处与坏处。(官场之诎涤攵菸艺晃宥访锥垩?BR>引出陶渊明这个人物。
二、自读程序(韩军重视朗读——声泪俱下,镇涛重视语言——要和钱梦龙一起为语文招魂)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但辞赋中虚词可紧跟着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 明白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
读出语速——快、中、慢;
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 惆怅”“崎岖” ,叠韵如“盘桓”“窈窕” , 叠字如“遥遥”“飘飘” “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 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
第一段的“ 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5、五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卖弄一下风骚吧,狠狠心,自己先做个示范。可别出丑露馅哦!再来个男女背诵比赛,小组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