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考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2
- 资源简介:
共24小题,约16950字。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些靠几个名词横绝四海的伪作者打着的神话旗号来写作,在互联网抄袭利器的帮助下,劣(luè)币驱逐了良币,这种粗制滥造的境况,有愈演愈烈之势。
B.当灯芯烧焦了,我们用几个小竹片剔(tī)亮它,那情境仿佛剪烛西窗一半,灯芯越少越长,就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熠熠(yì)生辉了。
C.近年来,“怼”(duì)字在网络和生活中迅速蹿(cuān)红。一言不合就开怼,有人认为是现代人戾气重、太冲动的表现,也有人觉得这仅仅表示当下“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处世哲学。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甲】三代钟鼎和玉器都联系于礼教,而它的图案画发展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义的汉代壁画(如武梁祠壁画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也还是属于这范围。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乙】然而正因为这“自然主义”支配了宋代的艺坛,遂使人们忘怀了那第三个方向:即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的宗教艺术。这七八百年的佛教艺术创造了空前绝后的佛教雕像。云冈、龙门、天龙山的石窟,尤以近来才被人注意的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肃麦积山造像。【丙】中国竟有这样伟大的雕塑艺术,其数量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造诣之深,都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争辉千古!而这艺术却被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所视而不见。
——宗白华《美学散步》
【原创】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围 B.笃爱 C.尤 D.视而不见
【原创】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 丙
【原创】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
【原创】5.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第二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写出第一个和第三个镜头的脚本。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的字数不超过60字。(6分)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场景】溪边, 茅草屋
【人物】白发夫妻 三个儿子
镜头一: ▲
镜头二:大儿子在溪边的豆田里锄草,抬头看到大弟坐在屋前的石头上,埋头编着一只鸡笼——两只小黄鸡正在他脚边悠闲啄食。
镜头三: ▲
【原创】6.根据情境,补写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选材意图】“人工智能”是近几年新兴的热门话题,对高中生来说具有较好的时代引领性;多则材料的叠加阅读,是2018年新型的考查题型,增加了阅读量和阅读难度。该部分的材料根据2018年北京卷改编。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智能体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