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阶段检测试卷(三)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700字。
阶段检测试卷(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文学界出现了一种介于事实与小说之间的作品,数量众多,并且不断引起社会的轰动。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把这一小说形式定义为“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他认为,美国五六十年代社会的剧烈变化是这一文学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一切事情好像都在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着,艺术家缺少能力去记录和反映快速变化着的社会,这种状况给文学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一时期里的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可以说,非虚构小说的出现是对社会危机的反映与象征。
这很有点像当代中国社会的情形。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中国生活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存在,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小说家经常碰到的困难是给‘社会现实’下定义。每天发生的事情不断混淆着现实与非现实、事实与奇幻之间的区别”,在这个意义上,非虚构文学应运而生,它的要求与写作模式更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内核。它集中在两点:一是准确性,对现实的无懈可击的准确描述与理解;二是还应该具备只有在小说中才有的情感作用。它在个人的思索和公众的历史、社会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
真正意义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首先是行动,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真正的深入、真正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谦卑是什么呢?譬如托尔斯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有着自我心灵的紧张、痛苦与冲突,是一种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岁的高龄,在中国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他还要为此离家出走。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不只是审视、批判,更不是自恋或一种修辞,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你要感同身受,不但要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黑暗,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
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复杂而广阔的语境中,非虚构写作应该有它的价值,也有它的宽广度。文学不仅具有内在的自我价值,也应该对国家生活和民族生活起到真正的作用。非虚构小说或许在这方面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虚构写作的出现是当代社会剧烈变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危机的反映与象征。
B.艺术家缺少记录和反映快速变化的社会的能力,所以当代小说家的创作十分艰难。
C.非虚构写作在当代中国出现,是因为它更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内核。
D.非虚构写作要求作者走进书写对象的“日常生活”,带着谦卑的态度去体会和把握书写对象的一切。
答案 B
解析 原文说“一切事情好像都在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着……这种状况给文学带来巨大的困难”,但随后出现了非虚构小说,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当代小说家的创作十分艰难”表述错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提出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然后自然过渡到中国,最后表达了对中国非虚构写作发展的期待。
B.在论证谦卑时,作者列举了托尔斯泰的事例,揭示出作者和人物之间应该具有的正确关系。
C.文章分析了中国非虚构文学的产生,然后从理论和作者的角度分析了非虚构创作应有的形态。
D.文章全文紧扣非虚构写作,将之与传统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论证了真正的非虚构创作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将之与传统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错误,文章开头直接提出了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后面都是直接论述,并没有将其与传统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一个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应有的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叙述历史或当下真正存在的人或事,如实地展现事情原本的样子。
B.对现实有无懈可击的准确描述与理解,用深度介入的方式挖掘真相。
C.融入作者的感情,反映作者的生命、生活,去审视、批判现实与社会。
D.既有作者的个人视角,又有对公众的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答案 C
解析 “反映作者的生命、生活”错误,原文中说“谦卑能使作者……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你要感同身受”,意思是非虚构作品的作者要能体会作品中人物的生命、生活、情感,因此非虚构作品反映的不是作者的生命、生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以河北省为例,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