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3860字。
九、海燕
原创作者:山西灵丘豪洋中学 谢永延 邮箱:xieyongyan691230x@163.com
教学思路
《海燕》是一首抒情诗,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解读这首诗时,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于诵读中展现海燕的活动空间,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海燕大无畏的精神, 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由表及里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②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③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④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①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②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把生活感受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
②提问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③练习法: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复习《雷电颂》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燕》一文(板书,出示课题)。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教师播放音乐,范读。
要求:学生看书,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认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哪些内容?(教师点拨:同学们可以从文章提到了那几种事物来考虑。)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
(1)勾画出下列词语所在的语句,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苍茫 精灵 呻吟 胆怯 翡翠 蜿蜒 高傲
(2)用一个词语概括海燕的精神内涵。
3.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
4.同学们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要对海燕进行歌颂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熟悉背景,把握时代脉博。
(1)教师出示幻灯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