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向与十大猜想
- 资源简介:
约11180字。
2019高考作文命题趋向与十大猜想
2019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老师、考生和家长如临大敌,紧张程度,不亚于面临一场硬仗。
高考作文,历来大受关注。老师写高考作文、作家写高考作文……往往第一门语文一考完,各种高考作文写作就成为社会化现象。
的确,得阅读者得语文,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高考阅读与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畅聊一下高考作文,用一定的专业站位,以飨广大关注高考作文的朋友。
庄老师,首先请您来聊聊,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是什么?
庄照岗:
首先,审题上弱化,任务性增强。题目在审题上不设门槛,审题难度较小,意在希望考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写作本身。题目本身容易理解,但考生还是要特别注意题目的任务指令。从本质上说,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情境代入型)材料作文,要求与任务很明确,写作对象也是指定的,因此需要考生权衡斟酌,筛选适当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写作。
2017年: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2018年: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其次,立意多元,选择性增强。十二个关键词,每一个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多样而立体的中国。而且搭配组合方式多样,可达六十多种,但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传统文化:长城、京剧、中华美食;现代科技: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大国战略: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发展中的问题: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广场舞;自然与生态:大熊猫。也可以根据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变化(标签印象)分为两类:传统标签:大熊猫、长城、京剧、中华美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现代标签: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广场舞、一带一路、美丽乡村。
题目要求“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这里面其实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呈现不同的中国,导向不同的立意。比如:京剧+长城+中华美食,呈现文化的中国;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呈现科技的中国、创新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便捷的中国;一带一路+高铁,呈现强大的中国、担当的中国、开放包容的中国;空气污染+美丽乡村,呈现有问题的中国与美丽中国;中华美食+移动支付,呈现美食中国;广场舞+共享单车,呈现健康中国、活力中国;长城+大熊猫,呈现友好的中国和不容侵犯的中国;……
第三,评论性弱化,阐释性增强。题目本身不再是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发表看法,展开思考,而是对某一话题展开阐释,并且很多话题过于宏大,比如“一带一路”,比如“美丽乡村”,比如“食品安全”等,考生写作时很可能被宏大叙事绑架,很难走心,流于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歌功颂德;写得过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