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测评三(第八-十单元)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8/6 10:25: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8800字。

  阶段测评三(第八~十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阅读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喜好翰墨有如相马,初始时必有人教,教一些用笔、结体的要素。笔画太长使之短,结体倾斜扶之正,速度快了使慢,墨汁浓了添水。所谓教与学,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可说的部分,使双方都具有一种真实不虚的感受。所谓学成毕业,也就是该讲的都讲了。清人宋湘《说诗》说得好:“学韩学杜学髯苏,自是排场与众殊。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竽。”是啊,拜师学艺,往往看起来这一家那一派学了不少,热闹之余盘点,还都是一些皮毛之相。
  清人钱大昕讲得比较辩证:“善相马者,妙在牝牡骊黄①之外,否则圉人厩吏②优为之矣。”圉人厩吏成日饲养管理马匹,过眼之马无数,也算得上对马有知的专业人才了,可是许多年过去,还是成不了一位善于相马者。因为他留意的只是马匹的增减、生死这一类琐事,深入不了马的内在。长年与马打交道,处在一种没有递进的平面认识中,是马堆里的“陌生人”。这很像一些人,把笔时日也够长了,每日勤苦,可是永远平平。若说笔墨技巧,也合乎矩蠖,守于常道,可就是要神采没神采,要风骨乏风骨。此时已无人可以指教,亦无良方,缘于精神方面的不可说、不可教,只能自省、自处。明人董其昌颇有感触:“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处耳。”这种属于私有的感悟,即便公之于众,旁人听起来还是云里雾里。古人强调“自养”,缺什么养什么。宋人吕本中曾回顾自己:“读三苏进策涵养吾气,他日下笔,自然文字滂沛,无吝啬处。”这一养,时日就长了,和风细雨孤云淡月,闲中稽古静处观心,缓慢中渐进。何日养成又难以期待——也许有一日养成,笔墨渐变:也许养未成,终其一生笔墨依旧。每一个人的情怀、才气、悟性、灵气是何等复杂幽微,无可复制、再现,只能走一程算一程,这一点又很有一些宿命的味道了。
  明人徐渭有“师心横纵”之说,因此他是“不傍门户”的,下笔不是“信手拈来”,就是“醉抹醒涂”。师心的最大审美价值就是充分地开发了内心的能量,依靠自己的悟性,走向更加深邃的境界。越往后,依赖外在的引导越发减弱,那些恍兮惚兮的部分,无法言说,全然要倚仗自己内心活跃、敏感的程度去捕捉。心可以如止水,纤微不动;亦可以如江河之奔竞,波澜自阔,浩乎沛然。只有通过对个人内心的养护、挖掘,激活那些沉睡的部分,才可能凌空蹈虚,破坚发奇,有一些与故我不同,也与众人不同的玄妙。只是,即便要与外人言说,亦无法言说清楚。
  这和伯乐、九方皋的相马有同理之妙。他们站在马的面前,都能得其精而忘其粗,入其内而忘其外。有人问如何相得如此准确,二人竟不知如何说才好。
  (节选自朱以撒《谈艺随笔小辑》,有删改)
  注①牝牡骊黄:指禽兽的外在特征,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牝,雌性的;牡,雄性的;骊,纯黑色的马;黄,黄色带赤的马。②圉人厩吏:负责养马放牧的官员。圉,养马的地方;厩,马棚。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学习相马还是喜好翰墨,开始时均需他人传授技法,小有所成之后则要凭借个人的领悟才能臻于佳境。
  B.每个人的情怀、习气、悟性、灵气非常复杂幽微,他人不能复制和再现,因此无法学好翰墨应是宿命使然。
  C.艺术创作的精妙之处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通过别人传授获得,要靠心灵的自省自悟才能领会把握。
  D.艺术家在创作中只有充分发挥主观想象的作用,才能透过事物外在的特征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析:A项,这是一篇“谈艺”的文章,不是关于“相马”和“翰墨”的,故A项不当。B项,“宿命”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圉人厩吏虽长年与马匹打交道,但留意的只是马匹的增减、生死这一类琐事,没有深入了解马的生理、性情等,所以很难成为伯乐。
  B.学习书法若只是一味模仿他人,埋头苦练,缺乏自我感悟,即使书写合乎规范,作品也往往会缺乏神采和风骨,难以称得上佳作。
  C.“养气”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贵在日积月累,长期涵养,只要有勇气和信心,就能达到登堂入室的创作新境地。
  D.艺术创作有赖于心灵的感悟力量,艺术家要善于养护和挖掘心灵,敏锐感知,揣摩领悟,这样才能把握艺术创作的精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清人宋湘的《说诗》,意在强调学习要兼容并蓄,反对只关注一家一言,否则,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B.作者引用清人钱大昕对“圉人厩吏”相马无术的分析,生动地说明学书法不能只学外在的规矩常道,而要深入内在本质自省自悟。
  C.宋人吕本中所说的“涵养吾气”,是指要认真学习文学大家的作品,汲取其中的精华,以充实学养,陶冶性情。
  D.明人徐渭的“师心横纵”是指不受门派和传统技法约束,自由地抒情写意,依靠自己的悟性和灵感,一步步走向更加深邃的境界。
  二、课内文本阅读(15分)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4~7题。
  治 铁
  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非无稽之说也。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锻,十止耗去其一也。
  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