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pdf
  • 资源大小: 2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8/14 11:42: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380字,答案扫描。

  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 2019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朿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中,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是两种主要的类型,虚构文学主要指小说" 戏剧、诗歌等,非虚构文学则是纪实文学、散文、传记、调查报告等。1966年美国新闻记者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视为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作品凭借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发掘,参与到美国社会 60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
  回到中国语境,非虚构写作的流行大致有两个脉络,一个集中在文学领域,出现了 一批如《中 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作品;二是集中在新闻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非虚构式的新闻 报道如《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少年杀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成为“ 10万+ ”文章。前者主要是专业作家或和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写作者完成,后者基本上是新闻人、媒体人,很多有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传统新闻业面临危机,体现之 一是很多资深记者跳槽到移动互联网平台,如正午故事、谷雨故事、真实故事计划、《人物》、《南方 人物周刊》等。由于非虚构文章经常成为“爆款”,这导致自媒体公号文章追求非虚构的风格,成为新闻性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内在原因。
  非虚构写作还与社会学、人类学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经典的社会学报告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现在看起来都带有非虚构的色彩,如美国机械专家韩丁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国社会学家吕途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等,都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呈现出了新中国社会与历史 的变迁。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人类学所使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对非虚构也完全适用。
  非虚构写作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写作者与被写作对象的关系,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遭遇和交流的过程。好的非虚构作品强调的是自我与他者的平等意识和倾听理念,不是先入为主地用自我的理念来讲述他者的故事,而是首先学会倾听,去站在他者的位置上来理解别人的逻辑,进而把自我的认同相对化,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对话,既是为了使他者发出主体性的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非虚构写作“天然”带有一种平民性和人民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虚构作品经常关注平民、底层和社会边缘群体,非虚构的文化职能是让弱势者变得可见;二是非虚构写作者本身也带有去专业化、去职业化的倾向,如新中国以来特别注意培养工人作家、农民作家,也就是说要让工 农兵从被描写对象,变成书写的主体,这种“文化翻身”是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作为支撑的,而美国创意写作也是一种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先学会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总之,非虚构有两种基本的理念,一是平民意识,写普通人,让弱势者发声,二是全民写作,非虚构打破了写作的专业化、圈子化,鼓励非职业作者借非虚构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过,非虚构写作对流量、点击率的追求,造成新闻性非虚构写作有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也带有猎奇性和揭秘性,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摘编自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是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的两种主要类型,而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 视为美国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之作。
  B.中国非虚构写作大致集中在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作者来源不同,但他们的作品均有对新闻 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
  C.新闻性非虚构写作的兴起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非虚构文章经常成“爆款”,导致自媒体公号追求非虚构风格。
  D.好的非虚构作品注重倾听和对话,强调自我与他者的换位与平等意识,既可以使他者发出主体性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非虚构写作”为论题,分析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由来、类型、特点及创作理念。
  B.文章中多处运用了例证法对非虚构文学的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阐释,论证颇为有力。
  C.文章从非虚构平民化以及去专业化、去职业化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平民性和人民性。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逻辑缜密,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缺少了那些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过又有经验的新闻人、媒体人,非虚构文学就不可能得以流行。
  B.非虚构作品因采用了社会学、人类学所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等方法,所以具有真实的魅力。
  C.在非虚构写作上,中、美两国均有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D.非虚构写作中的平民意识、全民写作、去专业化等方法,导致媒体对流量、点击率、猎奇性、揭秘性的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身上有很多新标签:“大规模天线”“新的编码技术”“超密集组网”…… 5G的“高带宽、高速率”这两个有别于4G的特性,使得5G网络的峰值速度比4G高出20倍。5G时代的 分辨率可以提高到4K、甚至是8K。然而,这些只是5G最基础的本领,5G更大的“威力”在于它的“低时延”特性。4G网络下,终端到基站的时延一般为5毫秒,终端到服务器的时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