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同步配套练习: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 资源简介:
约6510+4470+4610字。
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1.下面是几则材料,请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①在韩国已悄悄进行了11年的以社会上层人物为中心的“不给子女留遗产”的运动,已被公开。这一运动突出向社会作奉献,把财产奉献给社会福利机构,有的会员甚至把自己数亿元的资产捐献给公共机关。
②统计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中国相当多的城市中小学生,上学由父母接送,不会划火柴,不敢开煤气,所谓的劳动只是擦桌子、扫地。
③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父亲伸手,而是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④狐狸母亲:冷酷中的温情。电影《狐狸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小狐狸长大了,可以外出谋生了,狐狸母亲便开始发疯似的驱赶它们,不许一只留在身边。
答案示例教育子女要从让他们独立开始。或:让孩子独立是最好的教育。
2.请选取合适的素材,围绕“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大度之人用宽容之心,换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功”这个观点写两个片段。
答案示例(1)齐桓公曾与管仲有过一箭之仇,但他不计前嫌,依然重用有才能的管仲,任用管仲为相。这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正是这种宽容使管仲对齐桓公忠心耿耿,帮助齐桓公力挫群雄,成就霸业。
(2)一次,楚庄王在宴请群臣时,灯火忽然全灭,有大臣便趁机非礼许姬,许姬告诉楚庄王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并命所有大臣都摘下帽缨后才可点灯。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就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的人。楚庄王宽恕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
3.下面是作文《亮剑之歌》中的片段,请根据提示,补写出恰当的事例。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蔺相如,他一介孱弱的平民,却(1) 。蔺相如之赢,靠的是什么?他没有魁伟高大的身躯,没有盖世的武功,他靠的是一身正气,一身勇气,靠的是这种“驼羊”式的“亮剑”精神。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又有一个身影匆匆闪过。他,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大元帅,(2)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一组这样的镜头又从眼前闪过:曾几何时,长江三峡,(3) 他们都胜利了——因为无论是生还,还是永沉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勇敢者“亮剑”的丰碑上。
答案示例(1)昂着头,坚定地向着凶暴的秦王走去。秦王之威,可谓令赵国胆战心寒矣,然而蔺相如毫无惧色,他以“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的豪气降服了秦王的霸气。最后,他胜利了——完璧归赵、渑池护国威,令赵国扬眉吐气。
(2)金戈铁马,正挥师北伐。当时,南宋小朝廷可谓弱矣,而金兵气势汹汹,可谓强矣。然而,岳飞挥鞭“亮剑”奋勇前行。他胜利了,他的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让国人胆壮气豪。
(3)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含着吞噬一切生灵的霸气,激流飞溅,声震九霄。然而,你看长江漂流勇士,中国年青一代的“驼羊”,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亮剑”
……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1.阅读下面的材料,体会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一)《说勤》片段
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 500种以上,终于写成了《资本论》;司马迁从青年时代就搜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才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歌德花了将近60年时间,搜集了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才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混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不气馁,不灰心,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文中用一组排比句概述了马克思、司马迁、歌德、陈景润等人的事迹,来论证“业精于勤”这一中心论点,语言非常简略,而对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每天口含石子锲而不舍地练习朗诵,最终战胜口吃,成为古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的材料则详细介绍,因为这是读者不熟悉的故事,因而交代详尽。
由此可见,材料的转述应
(二)《勤能补拙》片段
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拒不收留。天资的缺陷没有使梅兰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熠熠生辉,脉脉含情,他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由此可见,在将材料转化成论点时应根据
来确定转述材料的角度。
参考答案(一)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二)论点的需要
2.写作议论文,一般都会运用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因而需要必要的叙述交代。但必须明确的是,议论文应以议论为主,文中的叙述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一种手段。因此,与记叙文相比,议论文中的叙述必然是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点到为止;不像记叙文里的叙述讲究完整具体、生动形象,甚至可用细描手法。如著名的历史故事“勾践灭吴”,在课文《勾践灭吴》中,作者花了数千字的篇幅具体叙述吴越交战的形势和越国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文种出使吴国,伍子胥进谏而吴王不听,越国贿赂太宰嚭,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最终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整个过程可谓曲折委婉、跌宕起伏。
如果使用这则材料来论证“忍+退≠懦弱”的话题,则应该这样叙述:
……
第三节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1.下面这则素材,讲述了一位年轻母亲崇高的母爱,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孩子的生命。但是原素材篇幅过长,请以“母爱”为话题,进行压缩。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孩子被困在了废墟之下。母亲为了孩子能度过灾难,在废墟之中,用自己的乳汁不停地喂养孩子。这样一来过了很多天后,母亲的乳汁没有了。为了能够让孩子活下去,这位年轻而平凡的母亲毅然咬破了自己的手指,一根又一根,她用自己的鲜血去延续孩子的生命。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母亲由于血用尽而昏厥。后来,孩子被人发现而得救了,但是,这位母亲却永远地睡着了,脸色苍白如纸。
答案示例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和孩子被困在了废墟之下。几天几夜后,母亲的乳汁尽了。为了孩子能够活下去,这位平凡的母亲毅然咬破了自己的一根又一根手指,用自己的鲜血去延续孩子的生命。后来,孩子得救了,母亲却永远地沉睡了,脸色苍白如纸。
2.请根据下面的信息,为主持人介绍的这位专家写一小段正式的简历。
在一个文学座谈会上,主持人徐先生向大家这样介绍了一位专家:
“今天请大家认识一位朋友,是我的朋友,也是大家的朋友了。别看年轻,1962年的,他可是得到过咱们国内有名的专家王宏庆先生真传的,是王宏庆先生的关门弟子。现在已是研究生导师了,就在咱们河洛大学。我这位朋友写过好几本书,是专门研究曹雪芹的,有《雪芹家世考》,《<红楼梦>导读》,《雪芹家世考》这本书还在‘优秀教育图书’评选中获过奖呢,还有《大观园人物论》,都发行到国外了,评价很高。忘了介绍名字了,和我一个姓,单字名兵,性格开朗,从小家里当男孩子看,家就在咱哈尔滨。”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语言简洁得体;③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徐兵,女,50岁,哈尔滨人。河洛大学研究生导师,师承著名红学家王宏庆先生,以考证《红楼梦》作者身世见长。专著《雪芹家世考》等蜚声海内外。
3.阅读《热爱生命》片段,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扩展其中画线的句子,使之具体、生动、丰满。(60字左右)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一直在惊吓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