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40字。
2、祝福
[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准确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活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体会情感,逐步研读、领悟;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
一、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二、作家作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解题
作者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惨的一生,表达了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
识记要点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寒暄(xuān)朱拓(tà)渣滓(zǐ)炮(páo)烙 窈(yǎo)陷 踱(duó)步 唾(tuò)弃
按捺(nà) 暂(zàn)时 歆(xīn)享
2、字形
寒暄 诡秘 形骸 惶急 沸反盈天 宽宏大量
3、词义
寒暄:问寒问暖。
形骸:人的形体。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咀嚼赏鉴:细细地体味和欣赏。
窈陷:深陷。窈,幽深。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字词巩固
“拓”不能读成tuò;
“炮”不能读成pào;
“窈”不能读成ǎo;
“怯”不能读成què;
“捺”不能读成nài;
“暂”不能读成“zhàn”。
“暄”不要写成“喧”;
“秘”不要写成“密”;
“宏”也写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