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三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30 22:29: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0 总计:3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2020字。

  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三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主要指人类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如文化内容上的差异、文化地域上的特色等。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一个国家,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真正富有意义。然而,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常常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就在所难免,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挑战 与应战”来指称这种文化互动模式。今天,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常在“文化普遍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纠结。在人类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那么,如何致力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呢?
  首先,要注意把握文化个性同普遍性、民族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人类的现代化实践推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但不可能完全取消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本土性,因为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理想欲求的丰富性,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文化的恒常价值常常是渗透于文化多样性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文化多样性来抵抗、纠正、平衡单一的资本与市场逻辑,不能让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物质的增长取代文化的进步、精神的富有。唯其如此,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在今天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培养宽容精神。宽容性原则是文化一体化时代不同文化间理解与沟通的基本准则,它意味着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不抱偏见的心态来看待与自己相异的文化。尤其是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唯有宽容,才有文化的繁荣与人类的进步。那种把他者文化视为异端,只将本位文化定于一尊的时代必将终结, 人类未来将在宽容的心态下体认各种文化的生动性内涵。
  再次,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来理解“他者”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我们提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就意味着承认“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存在价值,通过平等对话来借鉴、吸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我们坚持各国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兼容并蓄,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中国作为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意味着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内容差异、地域特色等带来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文化剧烈的冲突。
  B.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具有魅力,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
  C.强势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推动了弱势文化的发展。
  D.现代化、工业化必然带来物质的增长和文化的进步,缓和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阐述了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B.文章立足文化多样性的背景,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宽容,加强理解与对话。
  C.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论证了当前背景下注重文化普遍性,不利于守护文化个性。
  D.文章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化多样性的形成、维护,表明了着眼未来的文化多样性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深入开展,弱势文化将会越来越处于劣势,最终被强势文化吞噬。
  B.发展中国家应当在保持自我文化个性的基础上汲取吸收发达国家的文化营养,丰富并发展本国文化。
  C.“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开展对话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
  D.不断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进一步理解“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对丰富自身文化有益处。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上世纪 50 年代,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四无”条件下,中国汽车工业迈出了极其艰难的第一步。1957 年,中国的汽车开始在外国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再创造。1958 年,代表当时中国汽车制造最高水平的“红旗”轿车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开始 自行设计和生产国产高级轿车。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中国汽车工业愈发意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差距和管理差距。技术的落后和雄心壮志之间的落差,使得轿车生产走上以合资 引进技术的道路。在合资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等合资品牌相继诞 生,与西方汽车巨头“联姻”带给中国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另外,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