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年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三)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360字。
2020年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三)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助人为乐和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由此,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先后出台,从制度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
《志愿服务条例》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应急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做出规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组织动员起来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自觉自愿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联防联控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发展的制度,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根据社会服务工作的不同需求,快速精准地匹配志愿者资源,实现参与志愿服务和接受志愿服务的便利化,构建志愿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志愿者招募应依法进行,公开透明。招募单位应按照《志愿服务条例》的规定,说明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志愿者被招募后,志愿服务组织应按照招募发布的活动方式进行志愿服务,不得在未征求志愿者意愿的情况下要求其提供超出范围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和权益保障。如此次疫情应对中,多地推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保险,解除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也应依法有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法治化基础上提升规范化水平,在规范化基础上实现常态化。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文化在塑造美好心灵、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团结、增强社会信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近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国积极开展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宣传志愿服务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表彰志愿服务先进组织和个人。今后,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搭建志愿服务网上宣传阵地和交流平台,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在全社会普及志愿理念、培育志愿文化,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选自庞宇《志愿服务,在规范发展中绽放时代风采》)
材料二:
近年来,全国妇联把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
一是深入基层一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妇女心。组织发动巾帼志愿者小分队,在楼宇社区、田间地头、改革一线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56万次,在网上开展“每周一学”活动,线上线下覆盖近4000万人次,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发挥妇联六级组织优势和群团改革后基层专兼职队伍作用,突出“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特色,动员35万支巾帼志愿服务队、2300多万注册巾帼志愿者,在城乡社区开展扶弱帮困、普法宣传、健康咨询,文化体育、绿色环保等志愿服务,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帮扶困难家庭,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三是参与社区治理,营造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指导各地妇联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组织熟悉社情民意、热心公共事务的巾帼志愿者,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矛盾调适,激发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四是创新动员方式,依托互联网放大巾帼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开展“改革开放•巾帼力量”网络访谈、“争做巾帼好网民”等活动,组织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巾帼志愿者,讲述温暖故事,传播爱心善举。创新开展“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网络展播,把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搬到网上,把百姓心目中的雷锋形象生动呈现在网民眼前,网上展播视频千余部,全网“点转评”6900万次。
(选自吴海鹰《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推进新时代学雷锋巾帼志愿服务》)
材料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志愿者,并带动越来越多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新鲜血液的汩汩流入使志愿服务生生不息,充满后劲。
在江苏省无锡市,大多数党员都是志愿者。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无锡市规定,各级文明单位党员注册志愿者人数需达到党员总人教的90%以上,党员志愿者每人每年服务时长不少于25个小时。目前无锡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76万,占城镇常住人口的15.16%,注册志愿服务团队52840个。
上海市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注意突出典型引领,以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为示范,将志愿服务不少于60课时纳入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升学依据,形成了“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党员志愿服务、劳模便民志愿服务等一批品牌项目。截至2019年6月底,通过“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达413万人,比上海市常住人口比例多17%。 (选自张贺《志愿服务:让文明之光更加闪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的出台,使我国的志愿服务开始有了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
B.《志愿服务条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开始付诸实施,使志愿者队伍成为联防联控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C.志愿服务组织应按照招募发布的活动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并为志愿者提供保险等必要的安全和权益保障。
D.“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中国志愿服务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倡导、宣传,以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响亮名片。
B.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是制定《志愿服务条例》的目的之一,但真正落实这一条例,还需要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化。
C.近年来,全国妇联通过开展精准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动员方式等途径,展示了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
D.上海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不但突出典型人物的引领,还明确提出高中志愿服务的要求,这使其注册志愿者人数远多于无锡市。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礼赞新中国”活动,增强了妇女群众的制度自信。
B.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巡讲,引导广大妇女弘扬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
C.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志愿者所代表的中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参与社区治理,涌现出“大嫂调解”“八姑娘律师帮你忙”等一大批明星级服务品牌。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5.如何使志愿服务做到更加规范有效?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回不去的渡口
傅菲
①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
②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石埠上,妇人在洗衣,淘洗豆子、白米。小孩在石埠下的河水里,摸螺蛳、捉虾,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