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把握杂文的思想内涵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二单元导学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朱庆和
现代散文中,凡侧重于议论说理而又具有形象生动、精悍灵活、风趣幽默特点的,统称为杂文。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杂文的文艺性、社会现实性以及论说性决定了它并非单一
的文体。正因为“杂”,所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是,杂文正是凭借着其形象化说理为多姿多彩的文学苑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只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它的体材特征,理清作者的思路,联系时代背景,揣摩语言,就能够正确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杂文,要学会品味其形象性的妙处,品味其形象化的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下面具体来说明本文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杂文“古已有之”,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有不少“议论而兼叙述”的“杂说”文字。如《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荀子的《劝学》、韩非的《说难》等,为杂文的先驱。此后历代作家的专集和笔记中,这类文章很多。杂文的特征如下:
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化说理。鲁迅先生曾说:杂文是匕首,是投枪,但杂文也可以给人以愉快和休息。正因如此,杂文才被喻为“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体。在不同作家笔下,杂文的形象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巧妙的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剃光头发微》运用丰富的联想,作者在道古论今中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例如,《庄周买水》就是针对八十年代当时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的冲击,许多官员下海,许多文人也下了海的社会现象,从而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故事,借古喻今。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例如,鲁迅先生针对当时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以及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写了《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
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爿花瓣说人情”,体现了杂文于平凡的事物中蕴蓄着无穷的哲理特征。如《剃光头发微》,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引发了大道理。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以上参照了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
二、把握杂文的思想内涵
1、《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