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汉语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19180字。
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汉语
(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勾当(gōu) 富饶(ráo) 弄巧成拙(zhuó) 风驰电掣(chè)
B. 庇护(bì) 归省(xǐng) 贻笑大方(yí) 摩肩接踵(zhǒng)
C. 婆娑(suō) 挑逗(tiāo) 强聒不舍(guō) 含英咀华(jǔ)
D. 拘泥(ní) 恫吓(dòng) 鳞次栉比(jié) 风雪载途(zài)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项,“勾当”中“勾”应读“gòu”,意思是“事情,今多指坏事情”。“弄巧成拙”中“拙”应读“zhuō”,意思是“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C项,“挑逗”中“挑”应读“tiǎo”,意思是“逗引;招惹”;
D项,“拘泥”中“泥”应读“nì”,意思是“固执;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鳞次栉比”中“栉”应读“zhì”,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故选B。
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审讯 涣散 粗制烂造 顾名思义
B. 吞噬 要决 力挽狂斓 鞠躬尽瘁
C. 嶙峋 黯然 根深蒂固 通霄达旦
D. 琐屑 慰藉 望眼欲穿 不可名状
3.下列各项能够完全构成近义词的一项是( )
A. 不置可否——模棱两可 疾言厉色——和颜悦色
B. 毛骨悚然——心惊胆战 深谋远虑——处心积虑
C. 无所不为——作恶多端 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D. 同甘共苦——休戚与共 风和日丽——风雨无阻
4.下列各项词语,全部具有褒义的一项是( )
A. 旖旎 质朴 昭雪 英武 忠烈 透辟
B. 桎梏 酣畅 诙谐 豁然 磅礴 征兆
C. 丰沛 叵测 凝神 琢磨 奏效 周济
D. 翩跹 挚诚 娴熟 赞许 栽赃 誉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虽然我们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但是这一路上我们谈得很投机。
②不得不说,这些投机分子恰当地利用时机谋取了暴利。
B. ①很多事实证明,世界上的一切知识无不起源于劳动。
②海洋是生命的起源,自从动物从海洋爬上陆地就一直处于进化之中。
C. ①然而他的血,从他的臂上渗透了绷纱布。
②封建王朝已经结束一百多年,封建观念的残余却还渗透在我们生活的许多角落。
D. ①很多动物的智慧表现在对人类动作进行模拟。
②有效 模拟考试,稳定了我们的考试心态,提高了我们的考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