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小说阅读ppt(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6套)
- 资源简介: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件 学案 练习打包16套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1小说情节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1情节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1情节题学案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2环境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2环境题学案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2小说环境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3小说形象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3形象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3形象题学案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4小说主旨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4主旨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4主旨题学案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5小说语言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5语言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5语言题学案新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阅读课案6小说阅读专题限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课案1 情节题
情节概括题型
1.情节结构基本模式
情节基本的组织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有时为了使结构和情节更完整,在结尾加上“尾声”。
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的主要矛盾即将解决
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
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
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
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2.情节结构特殊模式
①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情节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作者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让人物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②欧•亨利式: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最擅长使用这种结构,所以又称为“欧•亨利式”。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会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此外,另有“蒙太奇”式、“意识流”式等。此类考查较少。
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这要求我们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可颠倒或交错。因此梳理情节时必须要清楚小说情节的叙述顺序。
在弄清情节的叙述顺序的前提下,要注意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方式:
(1)根据结构来梳理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2)根据场面来梳理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山神庙复仇。
(3)根据线索来梳理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
……
课案2 环境题
环境特点概括题型
环境是人物生存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及城市村落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对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两步五角度法”准确概括环境特点
1.抓题干要求,分清环境描写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2.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时、地、人、事、景”五角度法)
(1)从“时”的角度
“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
(2)从“地”的角度
“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它呈现一种什么特点。特别是社会环境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地点,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
(3)从“人”的角度
“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通过厘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
(4)从“事”的角度
“事”指事件、情节,主要指从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中概括,比如是否压抑或者愉悦或者激烈残酷等。
(5)从“景”的角度
“景”指“景物”,主要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自然环境的,要注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要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如“生机盎然”“生机蓬勃”“春意盎然”。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荣禧堂的描写:大院落、大正房、大匾、大字、大画等,据这些词,即可提炼出荣禧堂的特点:高大华美,壮丽轩昂。又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的环境描写:灰白色晚云的“沉重”、爆竹的“钝响”、火药香气的“幽微”,这些词语写出了环境“沉重压抑”的特点。
……
小说阅读
(时间:45分钟 分值: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我的犹太邻居
李明晏
我们这栋公寓大楼的居民,虽是各扫门前雪,相互不来往,但每当在楼道里或是院子里相遇时,彼此却是笑脸相迎,热情哈罗。惟有三单元的犹太老人费佛伯格与众不同。和他碰面时,若不先展露国际语言微笑,不主动哈罗,他会如同影子一般,无声地从身边摇晃而过。倘若主动和他打招呼,他的一声哈罗,也是颇为艰难地从翕动的嘴唇里飘出来。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套中人”竟会有一天登门造访。
“哈罗,史蒂文!可以进来吗?”
“当然,请进,费佛伯格先生!”我从僵硬的状态清醒过来,热情地将犹太老人迎进屋。
“费佛伯格先生,喝茶还是咖啡?”
“不必客气,史蒂文。我今天在录影公司租了《辛德勒的名单》录像带,可偏偏不巧,我的录像机有了毛病。如果方便,我想请你共同欣赏。有兴趣吗,史蒂文?”
这部风靡了世界影坛,囊括了十多项国际大奖的影片,我不但看过,还托朋友复制了一套,可难得这位孤独的老人亲自登门,何况,他还是个犹太人。
当悲壮的音乐响起来时,随着荧光屏上的第一个画面,费佛伯格全身便抖动起来,跟着他那浑浊的眼泪从眸子里流了出来,流过苍老的面颊,滴入浓厚的胡须。①渐渐地,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失声断气地抽泣,仿佛要把整个犹太民族遭受的苦难全部倾吐出来。而我,不知是又一次被斯皮尔伯格的艺术魅力震撼,还是被身旁这位犹太老人心裂肠断的哭泣感染,尖锐的隐痛撕裂我的五脏六腑,泪水如泉水般流溢出来。
当我们从血淋淋的画面回到现实中来时,费佛伯格脸孔僵硬,似乎涂满了石膏。当他拿着录像带向门口走去时,猛然间回过头来,对我说道:“史蒂文,不好意思,我租这盘带用了两元钱,咱们一人一半,你应付给我一元钱。” 我呆呆地望着那张泪痕斑斑的老脸,险些失声惊讶地叫起来。待我清醒过来时,急忙找出钱夹。偏偏不巧,只有一枚两元钱的硬币。
“没关系,我先欠你一元。”老人以敏捷的速度,从我手中拿走两元钱。
我直瞪瞪地望着他在门口外消失,连一句拜拜都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