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21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1 21:26: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550字。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21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史学研究的先驱兰克认为:没有一种完整而精确的治理国家的知识,就没有政治,而这种知识必须建立在对过去时代所发生事情的了解之上;历史研究的重点必须是政治史,包括一个共同体有无能力造就复杂且稳定的政治组织,形成能够让大多数人服膺的政治文化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史叙事的重心就在于正确叙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实践,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正本清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中国历史叙事的重建问题。
  文化方面,中华文明具有“以人为本”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责任伦理”。每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要对周围的人和事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共同体,而非基于个人主义,单纯以利害关系与人相结合。正是因为认识到个体与一个广阔的共同体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于是便产生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之感,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其根本动力也正在于此。故此,作为政治与文化共同体的中国才能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并在近代变局之下得以生存与发展。
  经济方面,中国传统社会复杂的政治组织离不开已有数千年之久的小农经济。自汉代起,中国就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经济网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形成涵盖面极广的儒家文明圈。这一全国相互依赖的经济网络,即使在国家分裂时,还能发挥经济一体的功能。中国常常分裂,然而分久必合,就是因经济上的互依创造了促成国家复合的契机。因此,历代贤人都十分注意中国的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将其视为分析社会问题的重要基础。
  制度方面,国家在中国从来被视为一个伦理性的实体,对家庭负责与对社会和国家负责是一致的,因而在政治实践层面重视将德治礼治、法治有机结合。另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设计,能够不断吸纳各地的贤良之士进入政治组织当中,并用国家的力量去推行统一的文字、观念、伦理,使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让相距万里之遥的人们具有基本的政治与文化认同,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及至近代,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和制度设计固然需要变革,但其合理的内核则不容否定,在现代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依据西方现代政治理论,政府的存在只是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自然会觉得中国的“家国共同体”式的政治文明很不“正常”。同样的,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叙述中国历史,又如何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而本文所论及的三个方面,或可为我们重建中国历史叙事提供参考。
  (摘编自王锐《构建中国的历史叙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研究只要正确叙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实践,就能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
  B. 中华文明中的“责任伦理”,是中国社会成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C. 国家分裂时,连接全国的经济网络仍在发挥作用,这是促成国家复合的直接原因。
  D. 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应充分继承传统社会制度和家国共同体的理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以兰克的观点作为本文的理论起点,引出重建中国历史叙事的必要性。
  B. 文章第三段论证了中国社会小农经济的根本功能是形成涵盖面极广的儒家文明圈。
  C. 文章末段论及以西方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时的局限性,彰显了立足中国的论证立场。
  D. 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为重建中国历史叙事提供启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了对中国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完整而精确的了解,历史叙事就能符合中国的实际。
  B. 中华民族共同体内个体之间的荣辱与共之感,也是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C. 重建中国历史叙事,增强家国认同感,需要认识到中国古代制度设计的合理之处。
  D. 构建中国自己的历史叙事,对正确认识中国的当下与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只要正确叙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实践,就能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史叙事的重心就在于正确叙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实践,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可知,“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目的,“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不合文意。
  B项,“是中国社会成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的文化基础”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文化方面,中华文明具有‘以人为本’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责任伦理’”可知,题干与文无据,表述错误。
  C项,“这是促成国家复合的直接原因”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这一全国相互依赖的经济网络,即使在国家分裂时,还能发挥经济一体的功能”可知,文本没有说国家分裂时,连接全国的经济网络仍在发挥作用,这是促成国家复合的直接原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中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从“东方红”到“天问”,在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将开启迈向深空的新“长征”。
  航天科技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进步最快、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中国航天科技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