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210字。
赤峰市高三1•30模拟考试试题语文2021.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观与悲观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对人生不同的看法。要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观,主要是要知道他对人生是抱乐观还是抱悲观的态度。所以我们讨论乐观与悲观,也就是在讨论一般人最关心的人生观问题。
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这种看法普遍叫做“直观”或“洞见”。一个人的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
乐与悲是人类共有的情绪,当然都是主观的,随个人的感触、态度、环境而变易的。因此也可以说悲观与乐观皆是不好的看法,我们最好是不悲观不乐观,实事求是,不动感情,受纯理智的指导,勿陷于主观。但在某种意义下,悲观与乐观仍然可以说是客观的,因为悲和乐的情绪也可以有普遍性必然性,因此也有客观性。
根据上面对于乐观和悲观性质的解释,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悲观”不是“观悲”。对于一个人悲哀的情绪,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如心理学家分析悲哀情绪的状态,穷究悲哀心理的来源,考察悲哀事实在神经上所发生的作用。在做这种研究工作时,心理学家本人并不“悲观”,他乃是在“观悲”。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分辨“乐观”不是“观乐”。譬如,参加盛宴,进戏园,看热闹,都可以说是“观乐”,但却并不一定是“乐观”。因为赴宴会看热闹的人,心中也许感到异常孤寂悲哀,或兴“良辰不再”之叹,或有“众醉独醒”之感。那么乐观多少包含主观上轻蔑痛苦、超越悲哀的态度,而并不是事实上否认痛苦和悲哀的客观现象。
乐观和悲观既然是主观的态度,那么一个人之抱乐观或抱悲观并不一定为客观事实所决定,而是以个人快乐或痛苦的经验为转移。许多聪明的年轻人,家境甚好,涉世甚浅,然而每每稍受挫折,便容易陷于悲观。而饱经忧患、备尝艰苦的人,对于人生反而取乐观的态度。由此足见真正乐观的人并不一定志得意满,生活上毫无痛苦。同样,悲观的人也不一定垂头丧气,自苦自杀。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时,他的诗却是“忧思难忘”的悲观情调。叔本华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然而他最怕死,最反对自杀。相反,历史上许多忠臣烈士、先知先觉,到了生死关头,慷慨就义,然而他们精神上仍是乐观的。苏格拉底始终相信善人快乐、恶人痛苦。当他被判处死刑时,他还说“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好,只有上帝知道”。其实许多圣贤豪杰在动心忍性困心衡虑的艰苦生活中,仍不减少其奋斗的勇气,大抵都由于他们在精神上保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在那里支持着、鼓舞着他们的大无畏精神。
根据以上的讨论,乐观与悲观两种看法,性质之异同,价值之高下,何去何取,显而易明,不难决定了。不过须知悲观论亦有其相当价值。悲观论足以否定浅薄轻易、不学无术的乐观。并且须知悲观主义每挟现实以俱来,其传染于人有如疾病,亦非可轻易摒除。同情心稍有不丰,信心稍有不坚,希望稍有不真,而为退化观的旧说所动,则悲观思想便乘虚而入,不能自拔。更须知乐观亦非轻易可得,必须基于学问修养、经验阅历,有眼光,有毅力,能克服恶劣险阻的环境,战胜悲观,方可达到真正健全而无流弊的乐观思想。
(选自贺麟《乐观与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观与悲观的“观”,多叫“直观”或“洞见”,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
B.悲观与乐观是客观的,我们应实事求是,不动感情,受纯理智的指导,勿陷于主观。
C.乐观承认痛苦和悲哀的客观现象,多少也包含着主观上轻蔑痛苦、超越悲哀的态度。
D.一个人乐观或悲观以个人快乐或痛苦的经验为转移,再辅以学问、经验以及眼光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乐观和悲观扩展到人生观的范围来认识,并分析了其客观性和主观性。
B.文章采用对照式结构,通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全面而深入地论证了观点。
C.文章第五段列举曹操等人的事例,证明个人乐观或悲观会因主观经验而转移。
D.文章既肯定悲观论的价值,又指明悲观主义的影响,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的观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因此主观态度必定在行为上有所体现。
B.“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就义前态度并不悲观。
C.心理学家分析欢乐情绪的状态,穷究欢乐心理的来源,其实是观乐而不是乐观。
D.明确乐观与悲观的性质和价值,方可得知悲观不易摒除,乐观也很难轻易获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4个部分组成。“嫦娥五号”发射的困难主要在于4个方面: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月面采样、月面起飞和高速返回。成功落月后,它将在月球表面采集约2公斤重的月面土壤等样本,然后封装放进着陆器的上升段。随后,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点火飞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分离,轨道器脱离于太空中,返回器将降落在内蒙古境内。(《经济日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