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生》检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课时素养检测 十七
尊 生
(45分钟,60分)
一、基础应用(34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高临山 临:俯视
B.弟子厌观之 厌:厌恶
C.因杖策而去之 杖:拐杖
D.实熟则剥 实:确实
【解析】选A。B项,满足;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D项,果实。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B.女将恶乎比予哉
C.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D.实熟则剥,剥则辱
【解析】选C。A项,“旁”通“方”;B项,“女”通“汝”;D项,“剥”通“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选B。A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B项,均为介词,因为。C项,语助词;代词,代“栎树”。D项,介词,被;介词,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因杖策而去之
A.籍吏民,封府库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选D。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A、B、C三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B.吾何以天下为哉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选A。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
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选文第一段中,作者以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宁愿选择生命也不接受天下的事实,确立生命的最高价值,突出尊生的主题。
B.“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是最贵重的东西(当然这是从一般人的立场上说的),但是子州支父却不会因为它而伤害自己的生命,那么别的东西就更不用提了。
C.“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那些不把天下当回事儿、忘怀天下的人(指许由、子州支父、尧、舜等这些尊重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D.“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