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检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880字。
课时素养检测 十三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45分钟,60分)
一、基础应用(34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有常道矣 常:经常
B.是节然也 节: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
C.上下乖离 乖:顺从
D.以文之也 文:文章
【解析】选B。A.常:经久不变的。C.乖:抵触。D.文:修饰、文饰。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因物而多之
B.彼作矣,文王康之
C.怪之,可也
D.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解析】 选C。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A、B、D三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地有常数矣
B.本事不理
C.勉力不时
D.无用之辩,不急之察
【解析】选D。D项,古今义都是“没有用处”。A项,古义:经久不变的必然性;今义:表示常量的数。B项,古义:农事;今义:本领。C项,古义:力役,人民所服的劳役;今义:努力。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其道然也
B.①禹以治,桀以乱 ②安在其不辱也
C.①应之以治则吉 ②畜积、收藏于秋冬
D.①见犯乃死 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解析】选B。B项,①为省略句,②为宾语前置。A项,①②均为判断句;C项,①②均为介词结构后置;D项,①②均为被动句。
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选C。C项,那么。A项,介词,因为/动词,当作。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说明社会的安定和混乱不是由天地四时决定的,而是由人决定的。
B.文章第2段论述天地都有其经久不变的规律,君子也有经久不变的行事准则。人只要按规则行事,就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段末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点明君子的准则是礼义,强调君子要有坚持礼义原则的勇气。
C.文章第3段通过君子和小人对“在己者”和“在天者”不同态度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荀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斗在当下。
D.第4段将自然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进一步证明,日月之食,风雨不时,怪星偶现,与社会政治清平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