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虚词》配套作业
-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第五课 第一节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易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5万元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答案】A
【解析】B项,“至少”位置不当,应位于“支付”之前。C项,“并非”本身即“并不是”的意思,与其中的“是”用语重复。D项,介词“向”误用,应将其改为“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善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答案】B
【解析】A项,与前面的“看了一阵”不搭配,也不符合语言习惯,“再”应改为“又”。C项,“得以”是个助动词,有“可能、可以”的意味,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不能用于否定的形式,此处用于否定句,使用不当。D项,“进而”表示继续往前,进一步,不合语境,应改为“从而”。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____不可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__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____又绝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____不写稿子,________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答案】A
【解析】这个文段由两个复句组成,复句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用转折连词“可是”连接的B项。前一个分句是倒装的转折关系,因此,又可排除带有“尽管”的C项。第三空后的内容是一个转折,应用“却”,可排除D项。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其他几个思想层面的转变更为艰巨,________也更为重要。________思维方式是其他几个思想层面的实现形式,作用更为深刻、长久和关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________必须注重思维方式的变革,________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