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配套作业
- 资源简介:
约3270字。
第三课 第一节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汉字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金文
B.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C.甲骨文 隶书 楷书 金文 小篆
D.甲骨文 楷书 隶书 小篆 金文
【答案】B
【解析】汉字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 )
A.木(象形) 休(会意) 江(形声) 房(形声)
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
C.固(形声) 攻(会意) 旗(形声) 本(会意)
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见(象形)
【答案】A
【解析】B项,“座”是形声字;“占”从“卜”从“口”,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上声下形。C项,“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D项,“材”是形声字;“见(見)”在“人(“儿”为“人”的变形)”上加“目”,是会意字。
3.下面的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目 抢 慢 力 海 B.拉 琶 监 弦 羊
C.饮 蜻 休 峰 地 D.鹉 警 雾 基 羞
【答案】D
【解析】A项,“目”“力”是象形字。B项,“监(監)”字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是会意字;“羊”是象形字。C项,“饮”“休”是会意字。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挟带 杀戮 尺椟 残羹冷炙
B.诙谐 踌躇 祭祀 矫揉造作
C.祈祷 寒喧 舒朗 名闻遐迩
D.惆怅 喧嚣 付梓 计日成功
【答案】B
【解析】A项,椟—牍。C项,喧—暄。D项,成—程。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遒劲 敲竹杠 沸反盈天 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 打圆场 煊赫一时 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 跑龙套 有条不紊 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 挂幌子 德艺双罄 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B
【解析】A项,理—礼。C项,撕—厮。D项,罄—馨。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答案】C
【解析】A项,胜—圣。B项,故—固。D项,箭—剑。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