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21年高三诊断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3/12 17:39: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880字。

  兰州市2021年高三诊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的布局,自然风景占画面极大部分,即便画中有人物,也往往是山大而人小。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虽然也有纯粹描绘自然的作品,但更多的风景画里有人,有人居住的房屋建筑,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这些都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这表明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在观念上有重大区别。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而西方传统则从来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表现自然。从中西绘画作品的表面看来,这十分明显,但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值得再深入思考。
  对文学和艺术如何表现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著名的“境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评论家曾以此来区分中国和西方的风景画,认为中国的山水画“无我”,西方的风景画“有我”。艺术中确实可以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但这并不仅是东西方艺术的区别,在中国文学和艺术里有此区别,在西方文学和艺术里,也有此区别。更进一步考察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实际情形,如果“有我”表现为想象和虚构,而“无我”表现为写实和逼真,那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西方绘画远比中国画写实,更注重形体的准确,也更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如果说真实表现自然意味着“无我”的客观主义,那么西方风景画逼真再现自然,岂非更近于“无我之境”?
  与此相较,中国画很早就强调意、气、神,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而不注重形似。据传沈括家里收藏了一幅王维所绘《袁安卧雪图》,画里有雪中芭蕉,完全不合常理,但他却说“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这就是说,自然中不可能有的事物,画家却可以通过想象虚构而“造理入神,迥得天意”。由此看来,中国画里的山水与其说是“无我”而纯粹表现自然,毋宁说是表现画家胸襟中的自然,因而是画家自我的外化和表现。
  其实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完全消除自我,而只是无分于外物和自我。东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就艺术展现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这一点看,两者并不截然对立。艺术创作无论如何离不开艺术家的想象创造,西方风景画往往有人物在其中,固然是“有我”,而中国山水画看起来山川大于人物,但那只是表面尺寸上的大小分别,绝不意味着中国山水画重山不重人,画家通过描绘山川来努力表现的,正是人的意念和想象。如果说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谓“天人合一”在艺术上的表现,那正好说明“天人合一”绝非“无我”,而是处处“有我”。
  总的来说,西方的风景画虽然大多写实,但人的活动却占据重要位置,明显表现出人的感受和情绪,可以说在写实逼真的“无我”之境中“有我”。中国山水画虽然看来山石大而人形小,但大多以抒写画家的感受意念为主,所谓“为山川代言”,把人的意念思绪投射到自然山川之上,想象虚构,在看似“无我”之境中“有我”。东西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确有重大而明显的区别,但就山水画和风景画都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说两者表现的都是人化的自然,都是自我在艺术中的表现。
  (摘编自张隆溪《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比中国山水画中自然风景占大部分,西方风景画中没有这种纯粹描绘自然的作品。
  B.西方绘画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的态度,决定了它比中国绘画更能逼真再现自然。
  C.根据王国维境界说,“无我之境”是在艺术表现中完全消除自我,不分外物和自我。
  D.由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作品画面中人的活动占据的位置有很大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一些人认为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在观念上有重大区别的看法,提出了不同观点。
  B.文章对王维所绘《袁安卧雪图》的讨论,是为了证明中国画里的山水是人化的自然。
  C.文章用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东方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D.文章对中西方绘画作品中人物与自然关系的异同都有论及,体现出作者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从“天人合一”的关系看待绘画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体现出中国画对想象和虚构的重视。
  B.以艺术展现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作为基点,能打破将东西方风景画截然分为“有我”与“无我”的界限。
  C.一幅美术作品对自然的表现并不仅仅是实际自然原有的状况,而是融入画家的感受和意念后的表现。
  D.认识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中西方绘画作品中“有我”与“无我”的关系,有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活动的活态信息载体,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
  作为一种新型活态文化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系统性、活态性等多种特点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价值。它以保护、发掘、传播世界范围内认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