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年级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350字。
2022届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质量普查调研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真正走出中国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过去只是说通过丝绸之路,国外的文化、艺术、宗教、自然物产如何影响传播到中国。但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走向世界。因此当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强调的是“丝绸之路起点——长安”,也就是说“丝绸之路”首先是从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走向世界”,其次是世界走向中国。
近代考古学问世以来,在中亚、西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文物。如在中亚和西亚地区的今阿富汗、哈萨克、乌兹别克,发现了汉唐时代的丝绸与中国文物;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等地发现了宋元时代的中国瓷器等;东北亚与东南亚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出土了青铜器、五铢钱、铜镜、印章、瓦当、丝绸、瓷器等中国古代文物。这些遗存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带出去的,或外国人来华带回去的历史见证。这充分说明丝绸之路使中国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使外部世界走近中国。草原丝绸之路使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使东南亚建立了与汉王朝及其以后历代王朝的密切关系,形成以古代中国为核心的“汉文化圈"或叫“儒家文化圈”。以往有一种偏见:丝绸之路被描绘成中国“被”丝绸之路了,如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被认为主要是佛教寺院与石窟,袄教、摩尼教、景教等遗存。而从世界史角度来说,中国之外的世界是“被”丝绸之路的。
汉唐王朝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首先是西域地区“被”绸丝之路影响:天山廊道的古代农业经济与史前时代后期内地农业的东渐密切相关;西域古代城址中方形的城址、屯田的遗迹与遗存、众多汉唐烽燧遗址以及现存的坎儿井等等,都是丝绸之路影响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字成为西域的官方文字,以汉字为主的文献典籍、汉字印章、高级服装上的汉字、石碑上的汉字、货币上的汉字,这些发现说明汉文化的西传。佛教虽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传入中国后的佛教被汉化,被融入儒家文化的佛教连同道教、儒学,发展为三教合一的中华传统宗教文化,使佛教的中心从南亚转到东亚、中国。
汉唐与中古时代以后,随着沙漠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四周东西南北的域外文化大量传入有着“和合文化”基因的广袤中国。如东北亚的遣唐使、北宋开封城的犹太商人、宋元时代泉州的伊斯兰商人、京杭大运河上的东南亚国家来华元首与使者、北京的古代景教寺院、元代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等,他们来到中国,认识与了解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也启迪了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兴趣。
(节选自《“丝绸之路”的考古认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各个时期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的必由之路。
B. 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来的国外文化、艺术等对我国未真正产生影响。
C. 因为“丝绸之路”让世界真正地走近了中国,所以它是世界文化遗产。
D. 从世界史角度来说,相较而言,“丝绸之路”使中国走向世界更为重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文章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中所起的作用。
B.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说明“让世界走近了中国”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C. 文章举汉文化西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之外的世界是“被”丝绸之路的。
D. 文章思路清晰,论据详实,有对自己观点的论述,也有对偏颇观点的纠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在中亚发现汉唐时代的丝绸、犹太商人到北宋,“丝绸之路”功不可没。
B. 在非洲发现了中国古代文物是“丝绸之路”使世界走近中国的有力证明。
C. 佛教融入了中华传统宗教文化是东亚、中国成为佛教中心的原因之一。
D. “丝绸之路”让世界认识与了解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A.“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各个时期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的必由之路”说法错误。首先除了海上“丝绸之路”还有沙漠“丝绸之路”,其次原文为“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真正走出中国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丝绸之路使外部世界走近中国”,选项中“各个时期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的必由之路”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必由之路”一说也于文无据。
B.“对我国未真正产生影响”说法错误,由“佛教虽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传入中国后的佛教被汉化,被融入儒家文化的佛教连同道教、儒学,发展为三教合一的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可知是有影响的。
C.“因为‘丝绸之路’让世界真正地走近了中国,所以它是世界文化遗产”说法不全面。原文为“因此当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强调的是‘丝绸之路起点——长安’,也就是说‘丝绸之路’首先是从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走向世界’,其次是世界走向中国”,所以原因有“丝绸之路”让世界真正地走近了中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20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雾霾天气等现象表明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21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2019年创历史新高。2020年,受新冠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