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19 14:27: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050字。

  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通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议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物往往会面临“缺陷资源”这样一种先天不足。所谓“缺陷资源”,指的是与文物相关的出土地层、出土位置等原始信息缺失。这些资料和信息是公开展陈的基础,也是开展后期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许多时候比品物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正因如此,国有博物馆以及其他国有考古单位所拥有的文物资源,绝大多数可以说是“化势资源”。
  相比之下,民间文物,包括民间教藏家和非国有博物馆在内所拥有的流失文物,由于盗掘者的任意破坏。往往缺乏这些必要信息,哪怕再重要再精美,也只能是“缺陷资源”。
  目前,民间放藏已经成为国有博物馆系统的重要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民间文物的“缺陷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这种转化并不是没有可能。回顾过去,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文化现象的突破和繁荣,许多来自于一次次意外发现。如宋代石鼓文和钟繇彝器的发现,促成了中国金石学的诞生,涌现出《集古录》《考古围》《历代钟繇彝器款识》等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19世纪本期,大量被当或中药材买卖的刻字“龙骨”的发现。直接导致了甲骨文这一文字形与的残立,由此产生了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一大批重要的相关学者。事实上,当时这些意外的发现并不具各现代意又上的考古概念,所有学术成果几乎都是建立在对流失文物的关注、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之上。
  问题在于,当下收藏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大量民间文物成为“优势资源”。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有清楚的认识,许多民间放藏家就无法突破自己的国境。一方面,由于收藏领域的卖家本身鱼龙混杂。大量赝品充斥其中,当重要的流失文物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不少专业学者也往往出于真假难辨和信息不足,不愿意主动去研究这些新出现的材料;另一方面,收藏领域的一些买家动机也不纯,只考虑自身投资的保值增值,一味将“流传有序”作为收藏的最高目标,这种逻辑站在艺术品投资和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应该放大成为社会主流的声音。文物资源的优和劣,不能只用拍卖价格来衡量,价格只是一个因素,并且是最不重要的因素。文物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特别是博物馆所保存的文物,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不是用价格可以简单衡量重要与否的。
  如果说收藏文物是收藏者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自发热爱,那么一些收藏者“化私为公”,创办各种专题的非国有的博物馆,则已是文化的自觉。这种行为理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许多非国有博物馆拥有的文物,并非件件“流传有序”,大部分都还是流失文物——虽然流失文物并非“优势资源”,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非国有博物馆倘若能够通过系列和专题性的收藏,去伪存真;通过公开的展陈,接受观众和社会的检验;并且组织学者,专家展开系统的跨学科研究,让流失文物回归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学术研究体系中来。那么,原来有信息缺失的“缺陷资源”,完全有可能转化为“优势资源”,因此,对于非国有博物馆而言,坚持学术办馆,是将“缺陷资源”特化为“化势资源”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吴强华(不看到这一点,民间收藏就无法冲破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盗掘者的破坏,造成大量民间文物缺失原始信息,致使这些文物的研究价值受损。
  B.有些学术成果源于对流失文物的研究,说明“缺陷资源”是能转化为“优势资源”的。
  C.缺乏主动研究的精神,只看重投资价值,这些严重阻碍了民间文物成为“优势资源”。
  D.民间收藏家想要突破自身的困境,首先需要有文化自觉,还要主动创办非国有博物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两段通过对比,表明民间文物所存在的先天缺陷,进而提出核心观点。
  B.文章注重以史为据,列举历史上金石学等研究成果,从正面对观点加以佐证。
  C.文章对收藏领域问题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尤其是对文物拍卖持反对态度。
  D.文章在论证上讲求层层推进,多角度阐发,并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缺失原始信息,有些流失文物的价格再高,也难免缺乏展陈和后期研究的价值。
  B.虽然甲骨文出现于一次意外,但其研究成果足以说明民间文物也完全具备考古价值。
  C.如果非国有博物馆的管理和研究得当,大多数文物仍有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D.走学术办馆之路是作者基于收藏领域的问题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操作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北京冬奥会让世界人民大饱眼福。短道速滑紧张刺激,运动员在穹道超越时的身姿可谓风驰电掣:花样滑冰高贵优雅,运动员在冰面起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光滑的冰面。然而,冰为什么那么滑?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现象,却困扰了科学家多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