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高考汕头高三一模作文详细解析和标杆作文7篇范文
- 资源简介:
约10870字。
2022高考汕头高三一模作文详细解析和标杆作文7篇范文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一、关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共有两段话构成。第一段话陈述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是“致广大,尽精微”,并对此进行了解释。要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需要画家在表现对象时,从整体入手,抓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对细节则要精妙处理并善于取舍。“致广大,尽精微”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辩证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绘画技法上,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细节的关系问题。绘画既要观照整体,也要讲究局部细节;既要突出整体性,也要善于对细节进行取舍;整体应照顾到局部,局部细节要服从整体,两者要互相配合,互相成就,才能绘就具有统一性、整体性与概括力的画作。徐悲鸿用“致广大,尽精微”来概括自己的核心艺术思想,并用作指导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基本准则。“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它的内在精髓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和谐。中国古人注重整体思维,追求由博返约。“尽精微”的目的是“致广大”,而“致广大”的结果又促进了“尽精微”。因此,“致广大”与“尽精微”是相辅相成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要求人生在站位上要高,格局要大,目标要宏,视野要阔,胸襟要廓;在为人做事上,要注重细节,关注小节,善于从易小之事上入手,精益求精。这句话凝结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智慧,启示我们干事创业要把握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要落实落细、积微成著。它的思维精髓是:仰望星空,而脚踏实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借“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