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180字。
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侠作为一种潜在的欲望或情怀,在好多人心里面都蕴藏着,只不过表现形态不一样而已。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少年时代的独立不羁、纵横四海是很多人所盼望的。浪迹天涯的侠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于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在这个意义上,“侠”跟打斗本领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见得非“快意恩仇”不可。这更像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愿望与情怀。
游侠想象和武侠小说不太一样。虽然都讲侠,但前者不见得非有武功不可,它强调的是精神气质,而不是打斗本领。司马迁心目中的游侠,主要是讲义气,救人于厄难之中;至于强调打斗本领,那是从唐传奇才开始的。唐传奇开始渲染侠客如何武功高强,杀人于千里之外。日后各种各样的游侠文学及艺术,开始强调技击本领而不是精神境界。这是当初的游侠诗文与后世的武侠小说不太一样的地方,后者更追求情节曲折,更强调快意恩仇,更突出技击的本领。
游侠的“游”,本身就是流动的意思。所谓“不轨于法”既包含了对于各种规定性的背叛,也是追求在不同阶层、文化、种族间的自由流动。不满现有的固定位置,自觉处于边缘状态,“游民”与“游侠”都不太受法律制度的约束,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比如,相对于游民,游侠更带有反叛性,也更多地寄托了文人的想象与情怀。千百年来,游侠理想及游侠形象被高度文学化了,变成一个象征性符号,代表了文人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故其审美价值远高于游民。
在“武”与“侠”之间,我更看重后者。所谓“以武行侠”,“武”只是辅助性手段,“侠”才是根本目的——那是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质,很可能可望而不可及。只不过在后来的小说及电影中,“武”越来越得到重视。武侠小说或功夫电影特别强调打斗本领,也就是说,更看重行侠的效果而不是心情。单有除霸安良的意愿还不够,还得能在打斗中取胜。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牵涉观赏效果。杖剑行侠的“武”和欢娱笙歌的“舞”。本不是一回事;但落实在关于侠客的文学艺术中,却有相通处。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电影,侠客不仅要武功高,能杀死坏人及仇人,还要打得好看。在某种意义上,侠客的“武功”带有表演成分。武侠小说家的一大本领,就是驰骋想象,把一场你死我活的正邪对决,写得非常好看。我们都知道、真正的高手对决,往往是一击致命的。而“一击致命”缺乏观赏性,不可能结构成精彩的武侠小说或功夫电影。
在这个意义上,“武”和“舞”是有相通性的。在功夫电影里,编排打斗过程和舞蹈场面,是一回事。那些打斗已经脱离了实战需要,变成了一种表演。好人坏人都很能打,都有很好的舞蹈修养,动静得宜,挥洒自如,不能轻易倒下。如果大恶人经不起打,一刀就毙了命,那就不是武侠小说了。打斗场面的舞蹈化,是武侠小说及功夫电影的基本假设,读者及观众不能从实战角度来苛求。
武侠小说同样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兴趣、欲望、追求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这么说,民间社会及底层大众的生活趣味及精神世界,在武侠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在这个意义上,要想真正理解中国人,单读儒释道不够,还得明白中国人如何阅读、欣赏乃至痴迷武侠小说。
同样是精彩的武侠小说,有两种不同类型:直指心境的,比如古龙;摆弄学问的,比如金庸。其实二者都有好处,不可偏废。金庸小说里有很多“学问”,比如佛道、历史、地理、琴棋、书画、茶酒、武功、中医等,可视为“普及中国文化读本”。读金庸的小说,在理解血雨腥风、欣赏神奇江湖的同时,最好还能对其作品中隐含的学问与情怀有所了解与领悟。
(节选自陈平原《作为一种精神气质的“游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少年时代独立不羁、纵横四海,是很多人所盼望的人生状态。
B.作为一种潜在的欲望或情怀,游侠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
C.武侠小说和功夫电影里的打斗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舞蹈化表演,已经脱离了实战的需要,读者及观众不能苛求其实战效果。
D.武侠小说很好地呈现了民间社会及底层大众的生活趣味及精神世界,使其成为了除儒释道之外理解中国人的另一个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使用“不太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表述,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B.文章认为在“武”与“伙”之间,相较于作为辅助手段的“武”,“侠”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更应该被看重。
C.文章详细讨论了史学语境中的侠客、文学语境中的侠客和影视语境中的侠客,结构上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D.文章举古龙和金庸的例子,意在证明直指心境的和有学问的都可以是精彩的武侠小说,欣赏时不可偏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游侠列传》认为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强调的是游侠轻身重诺的精神气质。
B.李白《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干里不留行”的赵国侠客寄托了作者的想象与情怀,具有比游民更高的审美价值。
C.《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和作者提到的“不轨于法”一样,是对“侠”反叛规定、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肯定。
D.金庸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以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一句来命名轻功,是他的小说富有学问的体现。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东数西算”就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去计算和处理。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的资源调度逻辑相似,启动“东数西算”,一是对东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