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本文介绍了陶渊明的思想核心,配合诗作详细分析,很实用,是教师讲课的很好资料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他的诗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沈德潜说诗“贵有理趣”①,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辨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
陶渊明说:“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②又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曼,是生万物,余得为人。”③人既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就应避免世俗的牵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返回自然集中地体现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陶渊明常常吟咏归鸟:“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⑤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表达了他的向往。他又从归鸟悟出人生的真谛,《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末尾两句涉及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乃是当时的士大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陶渊明无意用诗歌作玄学的图解,他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