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诊断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18 18:33: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8810字。原卷版+解析版

  武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诊断检测
  语文试卷 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忠”文化自其在中华大地上萌芽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忠”相关联的忠信、忠义、忠言等词汇长期以来广为流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境界。“忠”文化酿造了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舍身成仁的高尚观念,在它的深刻影响下,中国古代出现了大批忠心为国、一心为民的仁人志士,这在当时对社会稳定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今大力捍卫国家和平统一、维持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廉洁政治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须再次重视“忠”文化的真正内涵和“忠”文化的社会价值,使“忠”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说文解字》一书中对“忠”的释义为“敬也”。段玉裁先生为《说文解字》所作注释中又将其展开,“忠,敬也。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尽心曰忠。”由此可见,忠的本义是一种发自人的内心的恭谨敬重的感情。同时回溯词源,“忠”又通“中”,取正直、不偏之意,这就使得“忠”带有了很强的原则性,而“忠”亦表示贯彻始终、坚定不移,这一层涵义又反映了“忠”具有的崇高性。因此从词源字义上看,“忠”是全心全意待人处事的态度,是人对所认定的目标和事业的坚持与执着。
  春秋时期是“忠”文化发展传播的关键阶段,在忠本源意义的基础上,古代圣贤智者又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具体的内容。《孟子•梁惠王》中说:“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忠信一体,“忠”文化又被加入了言必行、行必果的内涵。而忠文化出现恪尽职守、为官清廉之意,则可见于详述春秋历史的经典著作《左传》中。
  当“忠”文化发展到汉代,为了适应封建王朝巩固“大一统”政权的需要,以董仲舒为首的儒士颠覆了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到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平等相待的观点,通过在传统儒学中加入黄老之说使其添加神秘化色彩,强化了社会等级观念,提出臣民对君主的“忠”是确定的、绝对的、不讲任何条件的。该说法一经问世就得到了汉代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想,在这种情势下,“忠”就被局限在了单一的君臣关系之内,使“忠”文化从原有的广义上的道德准则逐渐步入了统治手段的窄巷。自两汉之后,“忠”文化以绝对的、强制的“忠君”思想在后代王朝延续,在此过程中,“愚忠”作为一种无条件忠于君王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渐渐淹没了“忠”文化原本的积极内涵。
  传统“忠”文化在古代的内涵主要表现是遵从本心、言出必行、恪尽职守、为官清廉和忠于君王,在近代则转变为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和民族。时移世易,“忠”文化发展至当代,它的内涵随着民主、自由、各阶级平等的国家体制的建立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剔除已被时代抛弃的消极思想,保留下了忠文化沿袭至今的优秀内涵,如忠于民族的爱国精神、忠于人伦的忠恕精神、忠于承诺的守信准则、忠于本职的职业操守等,而这些优秀的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摘编自邱实、杜广强《试论传统忠文化的当代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忠”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炎黄子孙的精神生活的境界。
  B. 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对“忠”的释义为“忠,敬也。敬者,肃也……尽心曰忠。”
  C. 当“忠”文化发展到汉代,逐渐被局限在了君臣关系之内成为一种统治工具,不再是道德准则。
  D. 时移世易,“忠”文化发展至当代,它的内涵也相对于近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忠”文化引用了不少儒家文献,可见“忠”文化与儒家学说的关系密切。
  B. 文章引经据典,主要目的是论述我国“忠”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和作用。
  C. 论证结构上,文章先总论“忠”文化的历史及价值功用,再论述其内涵和发展演变。
  D. 文章既肯定“忠”文化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在历史上的不足,显示了思辨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内涵丰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
  B. 我国近、现代的“忠”文化与古代的“忠”文化是继续与被继承的关系,二者不可混同。
  C. “忠信”“忠义”“忠言”这些都是传统“忠”文化的产物,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D. 董仲舒在传统儒学中加入黄老之说使其添加神秘色彩,使得两汉后“愚忠”走进历史。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段玉裁先生为《说文解字》所作注释中又将其展开”可知《说文解字》不是段玉裁著,段只是作注。
  C.“不再是道德准则”错误。根据原文“在这种情势下,‘忠’就被局限在了单一的君臣关系之内,使‘忠’文化从原有的广义上的道德准则逐渐步入了统治手段的窄”可知,是指内涵变窄,而非不再是道德准则。
  D.“巨大的变化”错,原文是“它的内涵随着民主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兴海挺进深蓝
  青岛西海岸新区紧扣一个“蓝”字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对9家具有示范意义的单位进行了调研走访,并召集11家涉海单位举行“科技兴海”座谈会,全面了解该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破解其高质量发展的独特“密码”。
  (一)
  近几年来,西海岸新区不遗余力实施高校科研院所招引计划,强化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
  调研组了解到,虽然西海岸新区涉海高校多、科研院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