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13 17:38: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07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也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演义》影响当时文学发展的任何信息。讨论《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完全可以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学基础之上,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小说作品一般都是先有抄本,后有刊本,但《三国志演义》未见抄本传世,海内外现存的30多种明刊本中以嘉靖本为最早,书前有庸愚子蒋大器写于明弘治甲寅仲春的《序》和修髯子张尚德写于嘉靖壬午的《引》。据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论证,上海图书馆所藏残页可能就是刘若愚《酌中志》著录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嘉靖元年修髯子作《引》的原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司礼监本,其他嘉靖本都以它为底本。司礼监本刊行后,又有朝廷都察院刊本和郭勋家刻本。于是,《三国志演义》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模仿之作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明初采用了权力集中和政治高压的两手策略,后来又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出版政策仍然沿袭元代,书籍的印刷由官府控制,对通俗文艺禁限极严。到了明中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成化年间出现了士大夫私人刻书和官府间相互馈赠所刻图书的现象,这些活动不再受朝廷限制。民间刻书活动开始活跃,通俗文学的整理刊刻也出现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一个明代墓穴中发现的成化七年至十四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据研究,这些刊本是墓主人宣昶妻子的随葬品。宣昶无论其家乡还是任所都距北京有千里之遥,照样能读到北京出版的新书,说明此类书籍流通范围之广。既然成化时期的书商们已经开始注意刊刻通俗文学作品,并且所刊说唱词话《花关索传》就是民间三国故事,如果当时真有一部《三国志演义》的抄本在流传,相信书商们不会不予重视和刊刻的。
  到了弘治年间,社会文化政策进一步开放,朝廷也开始关注通俗文学。弘治五年五月,孝宗诏准在全国范围内搜求朝廷所未藏书籍,包括“古今经史子集,下至阴阳艺术、稗官小说等项”。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征集活动,“稗官小说”赫然在列。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前有弘治七年蒋大器所作序言一篇,此书应该就是这次活动的重要收获之一。即是说,浙江金华人蒋大器向朝廷进献了他作序的这部书,一方面自然是响应朝廷号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被朝廷认可的奇书秘籍自然是会获得奖赏的。
  然而,《三国志演义》毕竟是通俗小说,此前朝廷一直严禁,这次朝廷是否宽容和重视尚未可知,所以蒋大器的献书实际上是一种试探行为。即使《三国志演义》为他本人所编撰,他也不会直接署名,更何况作品内容是以史传为主融入民间传说而成,大可托以他人。此书进献后,也就泥牛入海,蒋氏也未能得到期望的奖赏。因为此书送达朝廷会有一个过程,而朝廷清理图书也要一段时间,加上朝廷刊刻通俗小说并非成例而是创举,刊刻本身也需时日;司礼监是最有可能获得这些新奇有趣而其他部门又不敢贸然刊刻的通俗演义的,它们又有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来刊刻这部通俗小说,种种原因,造成了这部小说只能在嘉靖壬午这一特定时间刊刻流传的特殊现象。
  (摘编自王齐洲《〈三国志演义〉曾被朝廷严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一般的小说先有抄本后有刊本不同,《三国志演义》是直接以司礼监刻本迅速流行起来的。
  B. 司礼监本《三国志演义》刊行后,其它刊本如都察院刊本等均以司礼监本为底本刊刻和模仿。
  C. 明初沿袭元代出版政策,实行文化专制,《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缺少成书和传播的环境。
  D. 对《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作者从文献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直接否定成说,再进行推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表明对《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的疑问,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
  B. 文章举宣昶妻子墓说唱词话葬品的考古发现,旨在论证明朝社会文化的政策开放。
  C. 文章重点推论了司礼监刊本《三国志演义》从何而来,为何在嘉靖年间刊刻问世。
  D. 本文论证语言既准确严谨,又通俗易懂,在合理的阐释和推论中表明自己的立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前蒋大器写《序》的时间,《三国志演义》成书应在嘉靖之前。
  B. 司礼监最有条件得到和刊刻《三国志演义》是因其具有特殊地位、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
  C. 出于获得奖赏的功利目的,蒋大器献上《三国志演义》,但因时间延误,最终事与愿违。
  D. 《三国志演义》的刊刻及流行从侧面反映了明中期文化开放,放松了对通俗文学的管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2分)
  材料一:
  2019年 2020年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万人) 186.82 181.35
  专职科普创作人员(万人) 1.73 1.85
  专职科普讲解人员(万人) 4.11 4.17
  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亿元) 172.97 171.72
  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亿人次) 1.72 1.15
  科研设施开放数量(个) 10664 8328
  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万人) 954.28 1155.52
  (摘编自《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发布)
  材料二: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传道授业天上来,将科学课堂搬上太空,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如此科普,值得点赞。
  那里是太空,那里也是生动的课堂。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