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00字。
论钱钟书《围城》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民乐县第三中学 田 锋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留学人士方鸿渐回国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笔法讽刺时态弊端,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小说的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人物形象丰富、生动,令人赞叹的精辟比喻,纷至沓来,传达出人物瞬间所萌发的情思与微妙的心理情绪。凡是读过《围城》的人,无不被它那妙趣横生的语言逗得忍俊不禁。尤其是那精辟的比喻和蕴含深意的象征暗示。阅读此书,像进入一个繁茂的花园,令人目不暇接。作者钱钟书先生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把喻体和本体巧妙的结合起来,使《围城》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可以说“围城”是一个大比喻,小说《围城》又是一个比喻的大世界。在小说中钱钟书先生设喻新颖独特,博喻联珠,曲尽幽微。我就尝试从比喻含蓄、睿智;形象而又巧妙;比喻风趣、幽默滑稽;形式上的多样化四个方面来探讨《围城》的比喻艺术。
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比喻艺术 比喻含蓄、睿智 形象而又巧妙 比喻风趣、幽默滑稽 形式上的多样化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4年---1946年。小说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围城》中作者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时,都对其进行一番讽刺的、刻意的运用,此类描写手法含蓄,令其形神毕露。这主要就在于钱仲书先生在小说中使用了独特巧妙而睿智的比喻。可以说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运用的比喻丰富多彩,出神入化。读《围城》,你就像进了精品屋,其中的比喻琳琅满目,俯拾即是。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比喻含蓄、睿智
《围城》是一本好书,因为它有着深刻的哲理,生动的比喻,还有不可胜数的精彩片断。小说描写了一批由欧美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的种种人生相。围在城中的人想突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大抵如此。围城中人在各种背景、纠葛下的可怜、痛苦、窘迫、可笑、自私、怯懦、卑劣、狂妄,当然也有快乐(尴尬余缝中的快乐),都无一不渗透着作者的悲剧意识。
钱钟书先生以他深邃的目光,综合他的审美情趣,宏观博识,运用他那支“点石成金”的比喻之笔,从容地翱翔于中外古今,将逸事、典故、巧思彼此呼应,闪射出颖慧独特的天才之光。
小说中钱钟书先生借助慎明之口引用英国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这和苏文纨所用的法国成语:“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意思相同。它点出了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围城心境”:没有得到的永远是好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生存困境的问题。作者深切地关注着这一具有超时空意味的问题,在方鸿渐经历了船上与鲍小姐的逢场作戏,苏文纨的情爱纠缠,与唐晓芙的爱情悲剧后感叹:“狗为着追求水里的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到时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想想人生不过如此,不仅是爱情、婚姻、事业,人的种种欲望,我们都是在不断地追求,却又对追求到的成功产生不满足和厌烦。与其说是一个比喻,不如说是一种寓意、一种启示、一种抒情。这样精辟的见解,熔深邃的哲理、高深的思想、精妙的艺术于一炉,闪烁着灵感的光泽。
再让我们看“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以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这里是苏小姐命令方鸿渐吻她,方鸿渐以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只是做做样子,就算不得数。钱钟书先生说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只是做一个样子,并不要真喝茶;或者是从前西洋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郑重而不热烈;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虔诚而不亲密。这里一连用了三个形象有趣的喻体来比方鸿渐吻苏小姐时那种敬而远之,履行公事似的态度。一个简单的接吻,叫作者写来,却活泼有趣,包蕴了古今中外的知识。又如,三闾大学的汪处厚把当系主任比作结婚“先进门三日就是大”,而开会不是欢迎,倒像新姨太太的见礼。《围城》又把三闾大学教员升级比作丫头、准夫人、夫人......这哪里是树才育人的高等院校?分明是一块明争暗斗的名利场。这哪里是一批教书育人的高级知识分子,分明是追名逐利的市侩小人。这接二连三的妙喻,更是妙理,我们禁不住赞叹:在一个比喻里,作者竟可以有这么多的东西,展示这么广阔的心智空间。我们不得不被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所折服、倾倒。读了《围城》,你会觉得自己周围的一切,包括自身,包括自己原来颇为热衷的一些东西,都增加了不少喜剧色彩。
二、比喻形象而又巧妙
好的比喻贵在创新。有创造性的比喻,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比喻是天才的标识”。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广的修辞方式,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祟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中,作者将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创造了大量的比喻,我们阅读它如饮甘霖,芳香盈口,甘甜润心。《围城》中的比喻数量之多,是其他长篇小说无法相比的。小说的题目就蕴含着一个道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比喻,作者把婚姻比作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开头在船上描写一位留学回来的鲍小姐,打扮入时,穿着暴露。作者将其比喻为“真理”,因为真理据说是赤裸裸的,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钱钟书先生深得比喻的奥妙,他准确把握好本体和喻体二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之间的“度”,匠心独具地创造出令人拍案的“新”句,鲜活的巧比妙喻充溢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