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适应性语文试卷(三)(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3460字。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下是互联网时代,更是人工智能时代。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数据大国”;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将从互联网经济的“人口红利”转变为智能产业经济的“数据红利”。用户数据正成为热门的大数据资源,而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能力的进步,则为海量用户数据提供完美的商业可能。可以认为,用户数据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将是人工智能产业主体最为关键的市场竞争要素。人工智能产业主体通过数据垄断而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将成为反垄断法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数据收集是数据使用的前提。在人工智能时代,用户数据产生于互联网平台。数据收集的垄断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网络效应密切相关。数据收集具有网络正效应。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自身发展具有网络效应,即平台已有的用户优势会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加入进来,新用户的增加又进一步对已有用户产生锁定效应,而用户的集中也意味着数据的集中;另一方面,平台的数据积累具有网络效应,即平台数据越多,由算法定义的产品就更加智能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户,产生更多的数据,如此循环,将导致数据市场出现严重分化。此外,数据收集不存在金钱交易的价格竞争,因此反垄断法的价格分析工具将无用武之地。
数据使用是数据收集的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的经济价值将被深度挖掘和充分释放。但是,应该看到,数据也可能成为产业主体排斥市场竞争、谋求垄断利益的利器。需要关注的垄断行为主要有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中国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红利”已替代“人口红利”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B.计算能力的进步,有助于推动用户数据成为人工智能产业主体间竞争的关键要素。
C.数据收集的网络正效应和非金钱交易特征,能促使数据集中,进而形成数据垄断。
D.传统相关市场界定工具(如SSNIP测试法)在数据市场的无能为力,是反垄断法需理论创新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在论证需要关注的三种主要的数据垄断行为时,都用了事例论证和假设论证。
C.文章从互联网平台发展和平台数据积累两方面,深入剖析了数据垄断的形成过程。
D.文章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为社会背景,指出反垄断法应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从数据收集与数据使用的相互关系看,前者比后者对形成数据垄断局面影响更大。
B.深度挖掘数据的经济价值,有助于避免产业主体谋求垄断利益的不良经济行为。
C.“Microsoft/LinkedIn”等并购案表明,上游数据控制者可能构成对数据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
D.增加并购交易额作为申报门槛,是为了防止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从反垄断审查中“逃逸”。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整合文章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明确论证手法,再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3)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章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沉浸式消费暴增背后的真问题
谭浩俊
2022年10月4日,一则热榜话题备受大众关注——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沉浸式剧本娱乐,已成文旅消费增长新势力。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联合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研究报告(2021—2022)》显示,从2018至2021年,密室逃脱类、剧本杀类经营场所的总体数量增长幅度超过400%,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大。
3年时间,这样的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也不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