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内知识点
- 资源简介:
约389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 字词、句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古:很短的时间,今:一天)长乎尔(状语后置), 毋(不要)吾以(①同“已”是止的意思②用)也(宾语前置)。居(平日,平时)则曰:‘不吾知(了解)也(宾语前置)。’如或(有的人)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子路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的样子)而(表修饰)对曰:“千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加(攻打,侵凌)之以师旅(状语后置 师旅,指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因(接续)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饥馑,指饥荒);由也为(治)之(代词这个国家),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且知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也。”
夫子哂(微笑)之。
“求!尔何如?”(宾语前置)
对曰:“方(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治理)之,比及三年,可使足(使动用法,使...富足)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宾语前置)
对曰:“非曰能(胜任,能做到)之,愿学焉(兼词,于此,在这方面)。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或者)会同(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在非规定的时间朝见天子为会,诸侯一起朝见天子为同。今:跟有关方面会和起来(办事)),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名词作动词,带着礼帽),愿为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焉。”
“点!尔何如(宾语前置)?”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瑟希(同“稀”,稀疏),铿尔(止瑟声),舍(放下)瑟而作(起身,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状语后置)
子曰:“何伤乎?(宾语前置)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已经)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定语后置),童子(古: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男孩子,指儿童)六七人(定语后置),浴乎沂(状语后置),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咏(唱歌)而归。”
夫子喟然(叹息的样子)叹曰:“吾与(赞成)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留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相当于“罢了”)。”
曰:“夫子何哂(微笑)由也?”
……
二、文常
1.孔子,名丘 ,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
2.《论语》 :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四书:《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