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27(6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63 青春的颜色.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64 敢于发声.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66 有一种面孔叫中国.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69 美以修身,美以养性.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78 做一个有涵养的人.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179 技多不压身.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163期)
主题:青春的颜色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今年公布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名单里,我们看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玉泉区大队南二环路站站长巴特尔,14年来参与4500余场灭火救援,闪耀无私火焰蓝;海军特级飞行员王勇创新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模式,彰显热血迷彩绿;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29.4万人,增添亮丽志愿红……在青春绚丽多彩的调色盘中,每一种颜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美。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颜色?南开中学校课外小组“橙子辅导”将举行以“青春的颜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选择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此类作文审题,首先读懂材料,抓住主旨。然后结合任务,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材料是总分结构,先列举了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名单里的三类获奖者代表的颜色:巴特尔的火焰蓝、王勇的迷彩绿和志愿者的志愿红。结尾一句点到“在青春绚丽多彩的调色盘中,每一种颜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美”。这些时代的楷模、青年的榜样们,用他们无私奉献、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等高贵品质和精神,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他们的工作对象、制服、精神所呈现的颜色,而这些品质和精神正是那些颜色背后的深刻内涵,也是那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可见材料的主旨就是处在不同领域的有为青年们,正在用青年人所特有的担当、责任、勇敢、创新、奉献等可贵的品质和意识,描绘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呈现一片五彩缤纷的天空,并赋予他们生活中常见的色彩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164期)
主题:敢于发声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第一句话认为“沉默”有时比“发声”更有力量:沉默有时是一种无声的回击。
第二句话认为沉默是一种消极行为:沉默代表着逃避和怯懦,意味着麻木和冷漠。所以面对黑暗与不公,我们应敢于发声。
第三句话认为“发声”和“沉默”如果得当,都是明晓事理的行为。
最佳立意:辩证思考“发声”和“沉默”
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在于思辨性是否深刻、论证过程是否严密、论据是否恰当丰富新颖。
【佳作赏析一】
敢于发声
“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
“沉默是金”,但沉默过多只会成为一堆废铁。古老谦逊的中华血脉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温和、敦厚、内敛”是千年文化为我们打上的深入骨血的烙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166期)
主题:有一种面孔叫中国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那么大家对于“中国面孔”怎么理解呢?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一】
有一种面孔叫中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面孔,正如每段河流都没有相似的水流。
春秋时期,“中国面孔”是孔子的讲述,他带有浓浓鲁地方音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回荡在悠远的时空隧道;两汉时代,“中国面孔”是张骞与班超,那清脆的驼铃穿越大漠,绵延于万里之遥的丝绸之路;一百年前,“中国面孔”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志在匡扶天下的有为青年;今天,“中国面孔”要由你和我、由每一个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169期)
主题:美以修身,美以养性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李大钊先生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材料二::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吴冠中先生也说过,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材料三:
2016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近日在上海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参加抽测的上海某知名高中男生,能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能做到10个以上的学生极其罕见。记者从现场监考老师那里看到了一张测试成绩表,表中,引体向上得零分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更让这位监考老师震惊的是,参加测试的很多学生连努力去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表现出的是对体质测试和体育成绩极不在意的态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写作,首先要明确材料的内容,材料一引用习总书记的“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全面的发展,第二则材料强调“劳动”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178期)
主题: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和氏璧和随侯珠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美玉、珍珠,韩非子在他的《解老》中就用了和氏璧和随侯珠作比喻来说明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他说:“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随侯之珠,不饰以银黄。”意思是说:和氏璧不需要用五彩的颜色来装饰,随侯珠不需要用金银来装饰。接着他又说:“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意思是说:本质美的事物,其他事物不足以用来装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质美的事物,不需要用其他事物来装饰。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和氏璧和随侯珠引出了韩非子的两句话,意思是:美好的事物不需要其他事物装饰它,因为其他事物没有能力装饰它;或者是因为事物本身就很美,不需要其他事物装饰。再联系材料中的“内在和外在”,我们行文需要讨论的中心议题应该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问题”。
要注重从内在美入手,可以分析外在美之于内在美的关系。要肯定内在美,有了内在美,无需过分在意外在美;或者外在美以内在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179期)
主题:技多不压身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上海一名企业员工在电视上发现,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冰壶混双第三名的阿尔米达•德瓦尔,居然就是自己公司前不久请假的同事,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喜。25岁的瑞典人阿尔米达•德瓦尔是公司的员工,一月初请假备战冬奥,并获冰壶混双第三名即获得铜牌。
读完材料,你有何理解和感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为公司员工的阿尔米达•德瓦尔“顺手”获得冬奥会铜牌,除了给同事们带来惊喜,给网友们带来惊叹外,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不要小看了每一位同事。在国内不少企业公司里,常常存在一些上级看不起下级、有功有能力的员工看不起普通员工的现象。但其实,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具有“多面手”的员工也越来越多。“同事请假参加冬奥会竟然得了铜牌”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小看每一位同事,即便这位同事很普通,或许他在其他方面有着不俗的才能。
启示二,工作之外,只要肯努力就会拥有更多出彩的可能。25岁的阿尔米达•德瓦尔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曾获2017年世界青年冰壶锦标赛冠军,也曾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 于2021年取得硕士学位。这些经历上不难看出,阿尔米达•德瓦尔在工作之外,依然是多么地努力。现在中国员工的业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