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13 21:34: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690字。

  毕节市2023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单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单选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晴雯之死足以说明宝黛恋爱之必归失败,宝钗袭人之能把握住现实,宝玉之必出于逃亡。所以晴雯之死对于红楼梦全部故事之归宿,是表现决定关键的一件大事。
  晴雯在全书中占的篇幅不及袭人或平儿的三分之一;但红楼梦作者对于宝钗探春平儿袭人凤姐是采取政治史的写法,而对于黛玉晴雯尤三姐芳官,却是几首极哀艳的诗篇。一个作者对自己所偏爱的人物,往往禁抑不住主观的情绪之汹涌,不期然而流入吟咏式的抒写。作者用李纨来说明封建环境中女性之以正统作风求得自己之完整,而以晴雯尤三姐芳官司棋说明具有反抗性的女子之战斗、失败与惨烈牺牲。因此作者写晴雯的笔端,是带着极强烈的抚爱、忿恨和痛惜之情的。
  你可以认为这丫鬟太骄纵了,太不懂世故了;但你心里本来就厌恶着其余的人们之卑怯或狡诈。你可以婉惜这丫鬟太不知计较利害与成败了;然而仔细想来,像她这样一个女孩儿,你也并不以为她争得宝玉的侍妾地位为胜利。你一边读着她的传记,只一边被她的艳丽、天真和热情所吸引,为她的豪放勇敢所震惊。你不见得就想和她恋爱;但你总愿意多看到她的容貌,多听见她的声音,藉此你也可以提高一些对于庸俗女性的欣赏心,冲破一些贾府雾围中的阴湿气。
  黛玉之死是一步一步走向枯萎,晴雯之死是骤然遭遇到残暴的摧折。黛玉之死使人回肠九转,不尽的哀怜;而晴雯之死,却激起人中气如雷的忿怒。聪明的读者一看到王夫人对于晴雯之深恶痛绝,片刻不能停留地把她赶出去,就会叫一声“大事休矣”,岂有那样憎恨晴雯而能容纳黛玉之理?如果说黛玉是宝玉的第一个爱人的话,那么我把晴雯断作宝玉的第二个爱人。因为决定恋爱中心的条件是人生意态之能否一致。在红楼梦书中屡次表示出宝玉与宝钗的人生观之抵触,而宝黛之间却相互引为知己。袭人是宝玉身,上的一重银红色的丝网:使宝玉在生活上感到细腻体贴,成为自己衣食起卧所不可少的依傍,但也因此就感到束缚而常想挣脱;在灵魂方面,他和她也永远是走着两条路的。因此宝玉尽可敬重宝钗之才,爱慕宝钗之貌,享受袭人的伏侍,怜恤袭人的尽心;可是他的心之深处,对宝钗是隔膜、疏远,对袭人更不免有些顾忌、憎厌与怀疑。晴雯是一个丫鬟,知识学问绝对说不上,可是她的反抗现状独往独来的精神实在和宝玉共鸣。她的美貌,她的聪明以及口齿尖利,性情偏狭,都与黛玉同类型;而她的热
  (节选自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晴雯之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偏爱晴雯的缘故,本文作者没有采取政治史的写法来表现晴雯,而是情不自禁地流入了吟咏式的抒写。
  B.除晴雯外,贾府中的女性都是庸俗的,因而人们总是愿意多欣赏晴雯之美并借此冲破贾府雾围中的阴湿气。
  C.晴雯之死使得宝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惨与失望,以致于一向温和的他都说出了“毁口”“剖心”这样的重话。
  D.父亲的痛打,母亲的严惩,晴雯的含冤,黛玉的离世,无一不让宝玉深深地觉察到现实环境的阴险与残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第三段以谈心的方式来展开对晴雯的讨论,评论人物的同时也有对人物处境的理解,读来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B.曹雪芹塑造人物惯用对照的写法,本文作者在文中也多采用对照式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并体现了《红楼梦》固有的艺术特点。
  C.本文虽以议论为主,但常常理中含情,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现作者对晴雯容貌性情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她悲惨遭遇的惋惜与同情。
  D.本文以人物评论为主,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形象地再现了晴雯、袭人等人物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宝玉内心深处对宝钗是隔膜、疏远,对袭人更不免有些顾忌、憎厌与怀疑,而晴雯既是他现实的依傍,又能与他产生精神的共鸣。
  B.《红楼梦》中宝钗曾劝宝玉读书求仕,宝玉认为求取功名这种混帐话黛玉是不会说的,这反映出他和宝钗观念的不同,也表明宝玉视黛玉为知己。
  C.本文作者认为晴雯的美貌、聪明、口齿尖利和性情偏狭都与黛玉有相似之处,这与脂砚斋“晴(雯)有林(黛玉)风”的观点是一致的。
  D.晴雯虽置身于战场之中,却游心于杀伐之外,不肯迁就却又不愿集中精力争斗,这既是她的可悲可怜之处,又是她的可敬可贵之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进出门不用扫码了、跨地区流动不再查验了、商场堂食不再停业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发布新制定的十条优化措施,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不少地方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各项配套举措,久违的烟火气在街头巷尾开始弥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