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17 14:57: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150字。

  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文艺学著作中,常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词:诗意——简单地说就是诗的意境,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它是优秀叙事文学散发出的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
  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经》就是一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而个别从事教学工作的古典文学专家,将其直译为白话诗,这种过度解读的翻译策略,对原作产生破坏性的伤害,反而削减了读者对《诗经》深入探索的兴趣。
  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揭幕人,他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叙事十分克制,简约洗练,从不铺张。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这便是诗意的震撼力。
  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其与“诗无达诂”形成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思想呼应。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有着极大的弹性空间,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在小说《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描写了古巴渔夫桑地亚哥84天都没打到鱼,在第85天的时候,终于打到一条18英尺的大马林鱼。由于鱼重达1500镑,需要用船拖着走,便有很多鲨鱼追来抢食,护食时化加一个带着血腥的标本。这就是“冰山原种无可奈何的失败。这是家时,只剩下了一个骨架,一个带着血腥的标本。这就是“冰山原则”的八分之一,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了读者。作品歌颂了一种打不垮的精神意志,书写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败。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事件,桑地亚哥也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常识告诉我们,对渔民而言,面对丰富的海洋资源,出海打鱼只是其中的一种谋生方式。连续84次出海空手而归,如果第85次成功了也倒不错,但他还是以失败告终。
  由此思索开去,是否意味着他在饥饿时露出了人类贪恋的本性?是否意味着他的方式方法的错误?是否意味着有几分不撞南墙不回头般的愚蠢?这是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美国版本?假如他换一种生存方式,换一种打鱼的思路,又会怎样?总之,这是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因为这种小说具有汪洋恣肆的诗意潜质,“话柄”就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一筹的。叙事时一味做加法,太过细腻会产生水分,无遮蔽,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自己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意”可以指诗歌中情理融合的“意”与形神凝结的“境”相互交融又相互制约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B. 诗意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小说等文艺作品。很多小说会因缺乏诗意而难以进入好小说的行列。
  C. 对《诗经》中的作品进行翻译,不仅对原作产生了破坏性的伤害,还减弱了读者深入探索作品的兴趣。
  D. 像《老人与海》这样具有汪洋恣肆的诗意潜质的小说,都能给读者留下发挥想象力,并参与互动的空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对诗歌艺术境界的分析,旨在引出本文的论题,即探讨小说的诗意,然后逐层深入分析如何解读小说诗意。
  B. 文章第三段以中国现代小说揭幕人鲁迅最具诗意的小说为例,论证了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
  C. 文章通过对解读小说诗意的两把钥匙的分析,可以证明“诗无达诂”与“冰山原则”遥相呼应,且优于后者。
  D. 除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文艺学概念变得相对容易理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体裁属性有差异,小说的意境和诗歌的意境都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说是但二者又不能等同。
  B. 清代人评价李商隐的诗歌《锦瑟》所说的“一篇《锦瑟》解人难”,可以印证董仲舒“诗无达诂”的观点。
  C. 只要我们尽可能地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解读小说的诗意,在情感上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契合。
  D. 缺乏诗意的小说往往在叙事上密不透风,主题上鲜明而单一,是一些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数字经济是以农村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力,将数字化的技术、人力、信息、知识、管理等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乡村一二三产业中,提高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催生乡村数字化新业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2015年中央4号文件首次提出“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