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公开课教案
课 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 科:语 文
执 教:彭爱明
上课地点:四川省华蓥中学阶梯教室
上课班级:华中高2008级13班
上课时间:2006年6月19日(星期一)上午第二节
听课对象:华蓥市名牌教师、骨干教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学习目标:1、因梦探情,通过对梦境的探索,体会李白在本诗中所表达的感情。2、循线背诵,通过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线索的把握,背诵此诗。3、因诗体人,通过些诗和扩展解读李白的人生、内心世界。
教学、学习难点:对李白人生、内心世界的解读。
教学、学习方法:诵读、体会、感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离别诗导入。
1、学生读“引子”中的离别诗句,体会、谈论感情。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美丽而哀婉、感伤而缠绵……
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这首留别诗,看不到泪眼,感受不到缠绵。它满溢豪情浪漫,它飘扬粗犷雄壮。它就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板书标题)
2、李白给我们的印象是豪放,是浪漫。难怪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怀李白》中这样写到“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盛唐,一个伟大的时代,李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们应该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和谐统一,但事实却如何呢?或许,我们读了这首诗,会有所发现。
二、由读激趣,由评生疑(目标)。
1、学生自读一遍,揣摩。请一名学朗读此诗,其余听后学生评价。(邓婷)
(1)学生评价,教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