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9 11:48: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690字。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既然叫“经”,就会让人对它有更多的文化期待。确实,《诗经》在“五四”以前是以“经”的形式而非以“诗”的形式发挥作用的,它首先是“经”,其次才是“诗”。
  《诗经》作为“经”和作为“诗”区别甚大。“经”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精神世界及其发展脉络的基本文献。《诗经》作为“经”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是教化,培养人的温柔敦厚的中正性情,这叫“诗教”。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礼记》记载“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通过文学手段感发人的心志情意,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在性情、人格与精神境界方面得到塑造。把《诗》作为“经”就是把它作为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的典籍对待。
  《诗经》是中华文化重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源头。《论语》讲“为政以德”,《大学》三纲第一条就是“明明德”。那么,“明德”的概念来自何处?《大雅•皇矣》有“帝迁明德”“予怀明德”,当是“明德”的来源。从历史线索来看,自上古先秦到汉唐宋明,“明明德”的思想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明明德”就属于根与魂的范畴。
  “子曰诗云”也具有重要的经学意义。“子曰诗云”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教化方式。“子曰”是观点,“诗云”是用《诗经》作为论据。孔、曾、思、孟对《诗经》的运用表达了他们对《诗》的理解,他们的理解开拓了《诗》涵养性情、教化民风的意义边界,由此构成的意义世界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从“经”的角度看,通常被视为表现手法的赋、比、兴,其实是反映人存在方式的手法。《行苇》开头“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若只从“兴”看,便索然无味;若作“经”看,则韵味浓郁。孔颖达说:“作《行苇》诗者,言周家积世能为忠诚笃厚之行,其仁恩及于草木。以草木之微,尚加爱惜,况在于人,爱之必甚。”古人把《诗》作为“经”,引申出“仁,爱人以及物”的哲学命题,把仁者“爱人”推进到了爱自然,这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可是,这些丰富内涵在现代诗学中是看不到的。
  现代诗学问题出在何处?出在“文学”概念和世界观的变化上。
  “文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孔门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子夏列在文学科。子夏是以传经著称的,所以这里的“文学”其实就是文献、文化,具体来说是经学之义。现代学科分化以后,“文学”概念得到重新整合,“五四”以来的诗学从现代“文学”概念出发,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自然反映不出《诗经》在历史上的作用。
  “五四”以反封建著称,但由于时代局限,也存在对于封建伦理和传统道德中的永恒内容缺乏辨别的弊端。现代诗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剔除《诗经》解释中的封建伦理,认为《诗经》自从成为儒家经典,被打上“思无邪”“温柔敦厚”的标记后,就成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金科玉律,这些都不是《诗经》的本来面目。这种认识不可不谓犀利,但也难说不偏激。“思无邪”乃孔子所说,“温柔敦厚”系《礼记》记载,“经夫妇”一段则出自《毛诗序》,上述说法意味着《诗经》从孔子开始就讲错了,历史上《诗经》解释全无价值。照这么下来,中华文化还有什么可讲的?现代诗学之所以体现不出“经”的韵味,问题就出在它只把《诗经》当作文学看,抽空了其积淀的精神底蕴和负载的文化价值。
  现代分科学术推进了研究的深入,但也造成了“道术为天下裂”的学科分隔。研究哲学不从文学中找材料,往往遗漏了“仁,爱人以及物”一类的重要史料;研究文学不做哲学提升,淡化了诗的韵味:总之都没有把传统文化的优秀处展示出来。
  (摘编自乔清举《论<诗经>“经”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既是“诗”又是“经”,“诗”指其文学形式,“经”指其教化作用,二者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
  B.《诗经》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典籍,如果仅被当作文学作品来读,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反映不出来的。
  C.现代诗学弱化《诗经》的明德教化作用,强调其文学属性,在对《诗经》的研究上,表现出轻“经”味、重“诗”味的特点。
  D.现代诗学认为《诗经》虽被儒家奉为金科玉律,具有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但这并非其本来面目。作者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经”“诗”两个角度,阐述了《诗经》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观点鲜明。
  B.文章第三段引用《诗经•大雅》中的诗句阐述了“明明德”的重要性,有理有据。
  C.文章第八段采用了归谬法来反驳现代诗学对《诗经》经学价值的否定,逻辑严密。
  D.文章始终正面立论行文,结尾指出现代分科学术带来学科分隔的弊端,启人深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括现代诗学研究者在内的历代文人学者,站在不同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诗经》的不同理解,由此可见《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B.在历史上《诗经》“经”的作用大于“诗”的作用,它采用通常被视为表现手法的赋、比、兴反映人存在的方式,表达深刻的哲学命题。
  C.现代诗学无法表现《诗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我们更多的文化期待,这与“五四”以来“文学”概念和世界观的变化不无关系。
  D.只有统一古今诗学,打破文史哲的学科界限,才能从《诗经》中觅得深厚的精神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价值,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基地项目”)实现首批并网。
  阜阳基地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塌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