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1
- 资源简介:
约3390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能背诵默写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通过品味和揣摩课文,理解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领悟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诗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美食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酒仙、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个月夜徘徊者……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他的极丰富、多变化、饱含诸多人生况味又潇洒旷达真率的性情千百年来圈粉无数。他是谁呢?他就是苏轼。
二 、预 习检查
1.同学们,说一说你以前学过的苏轼写的诗歌吧?
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请同学们介绍下苏轼的情况吧。
苏轼,字子瞻,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老师提升:
苏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文学艺术方面的全才: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为 “苏黄”;他的词自成一派,开豪放之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还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3.读准字音。
(1)念无与(yǔ)为乐者。
(2)遂(suì)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月色入户(门,单扇的门曰户)
(2)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3)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4)相与步于中庭(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