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诗词鉴赏
- 资源简介:
约9850字。
专题08 诗词鉴赏
1.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诗篇赏析 (甲)野望 (乙)新晴野望
“野望”之背景 王绩心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真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卑,此诗就写于此时。 此诗写于唐代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之后,王维已过四十岁,人生态度有着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亦官亦隐的特殊生活。
“野望”之景物 景物 树、山、落日、牧人、牛群、骑着马的猎人、猎获的鸟兽 景物 (1)原野、郭门、渡头、村树、溪口、白水、碧峰、_____。
“野望”之情感 景物特点 萧瑟,浓浓的秋意,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景物特点 (2)____________
诗篇赏析 表达了诗人忧郁惆怅、孤独寂寞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 示例:空气特别明净清新,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清幽明丽,生机勃勃;气氛热烈欢快,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的分析。
第一空,联系诗句“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意思是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从诗句中很容易提取到景物:原野、郭门、渡头、村树、溪口、白水、碧峰、人。
第二空,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便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远处,遥见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正因为空气洁净,增大了“望”中的透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到郭门、渡头、村树、溪口。上句的“白”字和“明”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平时显得明亮夺目;下句的“碧”字和“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意境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只是虚点一笔,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第三空,《新晴野望》本首诗应当是作于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之后,作者当时已过四十岁。他的人生态度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种亦官亦隐的特殊生活,集中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诗篇。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阅读《黄鹤楼》,按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