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高二年级5月联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1690字。
2023年湖北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高二年级5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的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终生的连续性。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摘编自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材料二: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所以,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但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充分展开。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科课程需要学生将社会生活和已学的知识结合来获得直接经验。
B.核心素养是一个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的动态化过程。
C.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并实现全面发展,应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核心素养。
D.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助于改变过去教育轻视能力、忽略情感态度的错误观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个人终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B.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听说、读、与等基本技能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表现。
C.问题化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追寻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从知识到真实世界的跨越。
D,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这与不同教育阶段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敏感性不同有关。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政治学科通过社会调查和访谈、问题探究和辩论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索。
B.数学教师归类讲评高考知识点,概括提炼典型例题,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C.高中语文设计的“学习任务群”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学习为主要方式。
D.地理教师将课堂搬到大自然让学生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接触中探究各种自然现象。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转变?(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看戏去
葛水平
想起四月便想起桃花挑开的月色,一壶热茶的清气退隐之后,一群女子挽腰搭背吆喝着看戏去。
戏在民间,让历史有了一种动感。大幕二幕层层拉开,历史便开合在人间戏刷里。舞台两边经常写着这样的对联——“上场舞刀弄枪,张口咬文嚼字”“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戏是用来演绎历史的。吕不韦钓得一个难得的女子,这个女子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