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3:散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32890字。
专题13
(一)(2022春??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拾馒头的父亲
莫言
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
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顺便照顾一下我。
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了个精光,亲戚送给我们家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④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⑤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⑥我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
⑦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去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的。”
⑧我的泪就落下来。对不起了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呀!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⑨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名声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⑩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
??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
(选自《莫言作品全集》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自卑的表现及父亲与“我”的反应,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我”的反应 父亲的反应
“我”不让父亲再去饭堂拾馒头剩饭 害怕、愧疚 ③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脸色难看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词句。
(1)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赏析加点词)
(2)1997年的金秋九月,父亲送我来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从修辞手法角度)
3.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是馒头,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还拾起了什么呢?
4.文中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我”的烦恼是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给文中的“我”拟写一条建议。
(二)(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少年收卖佬》,回答下面小题。
少年收卖佬
岳勇
①因为工作关系,家里的废旧报纸杂志和书籍比较多,隔三岔五就要叫收卖佬上门处理一次——在这座城市,人们把那些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外地人,统称为“收卖佬”。
②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老公带着六岁的儿子去书店看书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刚收拾完书房,正好听见楼下传来收卖佬的吆喝声,便站到窗户前喊了一嗓子,不大一会儿,楼梯间便响起了“噔噔噔”的脚步声。我打开门,门口站了一个人,十八九岁的模样,高高的个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迷彩服,手里拎着一只灰乎乎的大编织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