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文汇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760字。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文汇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1. 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024年,中国将正式向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提交北京中轴线申遗报告。经过多年精心筹备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申遗项目今年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此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北京中轴线申遗”展览,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后撰写的“约会‘最美中轴线’”参观日志。
雨后水波映照恍若天宫的紫禁城,白雪覆盖下更显庄严 肃穆的祈年殿,欢愉热闹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钟楼广场……这个春天,北京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最美瞬间都定格在了正阳门下的廊房头条,尽显中轴线古建的 恢弘壮美。
10月8日我们有幸参观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展”,本次展览在位于北京前门廊房头条的北京坊露天美术馆与公众见面,30余幅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中轴线历史建筑的风采。
A. 因为表达的是“严肃而安静,气氛庄重”的意思,所以应写作“肃穆”。
B. 因为表达的是“阔大宽广”的意思,所以应写作“恢弘”。
C. “禁”是指旧时皇帝居住的地方,应读为“jìn”。
D. “祈”是古代帝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应读为“qǐ”。
2. 阅读回答问题。
本次展览围绕着“温暖中轴线”“壮美中轴线”“生态中轴线”的主题展开。自西向东,首先进入观众眼帘的是霞光下镀上“金身”的午门、雨后的太和殿广场,紧接着是瑞雪覆盖银装素裹的天坛祈年殿。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中轴线的“壮美”被展现得琳琅满目。再往前行,照片里,历史建筑巍峨矗立,城市道路上车水马龙,两侧的灰色民居平缓开阔,大片古树环绕。夕阳西下的万宁桥安静祥和,淡定地守望着过往与未来。晨光里的钟楼广场上,有在跳绳的儿童,有在玩轮滑的青年,还有正在对弈的爷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又让观者深切感受到了中轴线的温暖。北京中轴线呈现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这里有烟火人间的岁月静好,有驻足观望的依依不舍,也有岁月更迭的时代痕迹。
(1) 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银装素裹
B.琳琅满目
C.车水马龙
D.依依不舍
(2) 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3. 阅读回答问题。
在北京,有这样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北端是钟鼓楼,以晨钟暮鼓镌刻出古人的时间秩序,南端则是永定门,巍峨耸立,见证南城几百年的市井繁华【甲】这条肇始于元大都、全长 7.8公里的中轴线,如同古都之脊,不仅串联起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安门、正阳门等历史文化遗存,更书写着这座城市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在“网红打卡地”鼓楼留下一张珍贵照片,在前门大栅栏品尝地道的京味小吃,在天坛公园感受昔日的祭坛风貌【乙】一步一景,游人们行走在这条中轴线上,感受着北京城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风貌所散发的吸引力。近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指引,助推老城的整体保护与复兴。如今, 。
(1) 这是参观日志中的一段话,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这一颗颗历史文化明珠,以庄重壮美的姿态,正为世人铺展开一幅千年古都的城市空间新画卷。
B.这条诉说时光故事的古都之脊,以庄重壮美的姿态,正为世人铺展开一幅千年古都的城市空间新画卷。
C.这幅千年古都的城市新画卷,以庄重壮美的姿态,正为世人串联起一颗颗历史文化明珠。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句号 【乙】逗号
C.【甲】句号 【乙】省略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4. 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中轴线的展板文字,文中对联横线处所填内容还需斟酌,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一组( )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 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从元朝出现设计雏形,再到今日,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了。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这真是:上联:① 八公里下联:飞跃②
A. ①绵延 ②数百年 B. ①穿过 ②几万年
C. ①绵延 ②几千年 D. ①穿过 ②数百年
5. 中国古代小说多源共生。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